制度漏洞

作品数:216被引量:12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晓辉张璟杨海仇雨临靳文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企业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与风险管理策略
《中国民商》2025年第1期224-225,共2页王宁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内部控制体系与风险管理水平对国家经济安全与稳定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虽初步完善但仍存在认识不足、制度漏洞及监督机制缺乏等问题;风险管理方面则面临识别不全、应对...
关键词:风险管理策略 国有企业 风险管理水平 制度漏洞 监控机制 内部控制体系 应对措施 监督机制 
关于廉洁风险防控系统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理论学习与探索》2024年第3期18-22,共5页彭宇拓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腐败的本质是权力滥用,强调要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进一步堵塞制度漏洞,规范自由裁量权,提出要建立腐败预警惩治联动机制,加强廉洁风险隐患动态监测。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
关键词:廉洁风险防控 自由裁量权 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制度漏洞 制约机制 权力配置 权力滥用 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纪检部门履行监督职责的思考--以合肥公交集团纪委监督工作开展为例被引量:1
《人民公交》2022年第9期64-67,共4页张程松 
国有企业纪检部门履行好监督职责,将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处置在萌芽状态,堵塞制度漏洞,优化企业管理,是新形势下做好党风廉政建设,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纪检部门 苗头性问题 制度漏洞 监督职责 党风廉政建设 国有企业 纪委监督 公交集团 
民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存在的漏洞及改进对策探究被引量:4
《财会学习》2020年第12期229-231,共3页朱静 
在经济发展环境日益复杂、企业之间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有效防范经营管理风险,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当前民营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没有坚持基本...
关键词:民营企业 内控管理 制度漏洞 改进对策 
堵住制约企业产品标准提升的制度漏洞被引量:2
《中国标准化》2017年第6期27-29,共3页廖友 
企业标准具有量大面广、创新活跃、反映迅速、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鲜明特点和提升竞争力、强质量的突出作用,是构建新型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法》(修订草案)对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作了规定,旨...
关键词:企业产品标准 《标准化法》 产品质量 推荐性标准 企业标准 个性化需求 组成部分 标准体系 
企业伪社会责任的内部动因及治理被引量:2
《企业管理》2016年第5期39-41,共3页张忠民 
企业的战略规划、重要部署及对外沟通行为的不当,都有可能引发伪社会责任现象。为此应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提前考虑到企业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并积极地对企业预警防治预案进行修改。
关键词:伪社会责任 内生性压力 外源性压力 制度漏洞 有限理性 
方:世界因我而不同
《现代教学》2016年第3期73-77,共5页瞿平 鞠妍 
面对学生违纪现象,笔者想说: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应当从"我"开始,世界因我而存在,也会因"我"的不同而改变。一、对症良方:功夫下在违纪前认识到自身应当承担责任之后,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作为一线的班主任,面对如此多的制度漏洞与程...
关键词:制度漏洞 本拉登 教育工作 企业教练技术 课堂环境 策略层面 知者 不知道 民族精神教育 违反纪律 
企业政工管理与创新途径
《中外企业家》2016年第3期187-187,共1页李学斌 
企业的政工管理工作和企业的经济利益、发展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有。本文将具体围绕企业政工管理与创新途径展开较为详尽的讨论。
关键词:企业政工管理 制度漏洞 文化 以人为本 
对商标恶意抢注的认定与防范
《山海经(想象作文)(下)》2015年第10期178-178,共1页房海岩 
在商标权的取得上我国采用的是注册原则。与采用使用取得的模式相比,采用注册取得模式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及便捷等诸多相对优势。但是,注册取得模式也给抢注者留下了制度漏洞。近年来,我国商标抢注问题异常严重,因抢注而引发的纠纷不断...
关键词:恶意抢注 商标保护 商标抢注 商标权保护 未注册商标 相对优势 市场竞争秩序 商标申请 企业商标 制度漏洞 
从“一家两制”贪腐看公司法制度漏洞——以国有企业关联交易为视角
《民商法争鸣》2015年第1期162-168,共7页赵亮 
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利用'一家两制'制度漏洞进行不正当关联交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产生严重不良的社会影响。目前我国现有法律存在对国有企业关联方规定范围过窄、关联方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禁止关联交易行为范围过窄、违反关联交易行为...
关键词:“一家两制” 国有企业 关联交易 法律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