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钱

作品数:223被引量:15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韩祥李强刘文华许可黄晓斌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玉林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经济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银两与制钱之间:晚清芜湖的外国银元、米价与米粮贸易
《中国经济史研究》2025年第1期120-138,共19页朱戈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历史人类学的近代城市史研究”(批准号:22JJD770064)阶段性成果。
清代复杂的银钱流通结构是探究中国社会生活、经济形态变迁的重要切入点。19世纪中后期芜湖米价背后存在着一个广泛使用且认可本洋(西班牙银元,Carolus Dollars)的通货环境,本洋在米粮贸易以及赋税缴纳中存在极高信用,使其市场价值始终...
关键词:芜湖 米价 西班牙银元 墨西哥银元 米粮贸易 
甲午战后全国性钱荒危机的爆发及其对城乡社会的冲击被引量:2
《中国经济史研究》2022年第6期115-136,共22页韩祥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治理视角下传统中国货币与财政关系研究(1368—1911)”(批准号:20&ZD06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京津冀地区清代山西会馆与山西商人研究”(批准号:17YJC770043);山西大学学科交叉建设项目“历史时期华北乡村社会治理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甲午战后的全国性钱荒危机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集中爆发的,其中铜价上涨、官钱减铸、民间私销是长期存在的基础性因素,甲午战争期间日军的货币掠夺、1895年严重的大范围灾荒则是直接的诱发性因素,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钱荒危机破坏...
关键词:甲午战争 钱荒危机 制钱 币制改革 城乡社会 
乾隆朝铜钱管理的政策讨论及实践——兼与18世纪英国小额货币管理的比较被引量:17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6年第1期125-141,共17页和文凯 
香港Research Grant Council(RGC)的资助(项目编号:No.42011)
本文从小额货币的视角来考察乾隆时期清政府在制钱供给方面的政策讨论与实践。为了克服这一时期制钱短缺给公共财政与市场交易带来的诸多不便,清政府在尊重市场供求平衡关系的前提下,试图通过增加市场上铜的供应来满足民间的对铜需求,...
关键词:乾隆朝 制钱短缺 小额货币 银钱比价 钱法政策 
十九世纪后期银价、钱价的变动与我国物价及对外贸易的关系被引量:24
《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2期1-27,共27页郑友揆 
本文内容所包括的时期是从十九世纪70年代起至1900年止。1873年开始,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放弃复本位,采用金本位,国际银价在这三十年间下趺了55%左右。70年代后也是国际资本主义所控制的世界经济体系加速形成的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的价...
关键词:十九世纪 中国对外贸易 国际资本主义 物价指数 制钱 进出口 进口贸易 半殖民地化 三十年 中国内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