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尘效应

作品数:68被引量:898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郁善潘瑞涂志华郭尔祥叶贞清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风环境视角下校园道路群落对PM_(10)的滞尘效应及优化研究
《城市建筑》2024年第9期218-223,共6页徐阳洋 李运远 胡楠 
北京市重点研发计划“基于生态效果提升的植物多种种植方式研究及示范”(D171100007117003)。
以提升秋季校园道路群落滞尘效应为目标,探索不同室外风环境与群落特征对植物滞尘能力的影响,其次采用实测与PHOENICS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并评价校园室外风环境,并使用线性回归验证了实验可行性,以此为校园绿地植物群落滞尘能力的提...
关键词:道路群落 PM_(10) 滞尘效应 风环境 
7种常绿阔叶植物滞尘效应与小环境空气质量关系的研究
《河北林业科技》2023年第3期1-6,共6页牛伟康 冯树香 闫淑芳 郭娇娇 代嵩华 刘易超 黄印冉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城市滞尘降污树种筛选及配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16Z6301G);“改善京津冀城市小环境的常绿阔叶树木驯化栽培与应用示范”(项目编号:206Z6802G)。
为研究常绿阔叶植物的滞尘能力与其所在小环境空气质量的关系,以石家庄市区内种植的常绿阔叶植物和其所处的小环境为对象,对石家庄市内不同季节植物叶片的滞尘量和小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情况下常绿阔叶植物的滞...
关键词:常绿阔叶植物 滞尘 小环境 空气质量 
大庆市6种绿化树种对SO_(2)、NO_(2)的消减及滞尘效应被引量:1
《生态学报》2023年第11期4561-4569,共9页罗建平 王宁 宋菲菲 魏汉博 原白玉 唐钰鑫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010223017);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XDB2015-02)。
城市森林在吸收、滞留大气污染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大庆市6种常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洗-滤膜法和熏气试验探究不同树种对总悬浮颗粒物(TSP)、大颗粒物(PM_(>10))、粗颗粒物(PM_(3—10))和细颗粒物(PM_(1—3)...
关键词:叶面滞尘 粒径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大庆市 
街道峡谷中垂直绿化的滞尘效应及应用——以武汉市为例被引量:1
《风景园林》2023年第6期114-120,共7页陈秋瑜 冷珺妍 刘小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筑活墙能效评估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测验证”(编号51708232);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垂直绿化对城市街道峡谷的空气净化作用研究”(编号CCF-HZKJ-XMHT-202009-001)。
【目的】城市街道中人群活动密集,其空气质量问题值得关注。为解决街道峡谷内颗粒污染物难以扩散的问题,探究垂直绿化净化街道峡谷空气的能力和策略。【方法】以垂直绿化的滞尘效应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与实测、正交实验结合计算机...
关键词:垂直绿化 街道峡谷 滞尘效应 可吸入颗粒物 ENVI-met 
和田市夏季不同树种滞尘效应研究被引量:1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7期46-53,共8页鲍昱璇 陈天宇 张凯欢 杨红 谢海燕 帕丽达·牙合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D01A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67028,21966029)。
为探讨和田市不同树种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尘效应,作者于和田市昆仑湖公园进行叶片采集工作,共采集12种树木。通过测定树木的株高、冠高、冠幅和单叶片面积,计算出不同树种的叶片总面积、三维绿量以及叶面积指数。利用差重法得出不同...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 植物叶片 滞尘效应 和田市 
城市林木滞尘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8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年第12期1514-1523,共10页包红光 王成 杜万光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9BS03018);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20ZB008)。
近年来,城市环境状况受到广泛关注。城市林木具有滞尘、缓解城市环境污染的潜力,尤其在发挥滞尘能力作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通过不同研究方法测定城市林木滞尘量,并筛选、排序、分级,优化配置结构,进而探究城市林木滞...
关键词:城市林木 滞尘 效应 机理 环境影响 
黄山市5种常见灌木对大气颗粒物的滞尘效应比较研究被引量:2
《黄山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60-64,共5页高云 汪小飞 陈健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949);安徽省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9A1249)。
以黄山市5种常见灌木黄山杜鹃、桂花、紫叶小蘖、茶树和小叶黄杨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植物对大气颗粒物的滞尘效应及滞尘后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同一环境条件下,随着滞尘时间的延长,滞尘量呈现为先上升后趋于平稳的趋势,且5种植...
关键词:灌木 大气颗粒物 滞尘效应 生理生化响应 
城市园林植物滞尘效应研究进展
《科学咨询》2021年第29期55-57,共3页苏海燕 李丽 胡程婷 路艳 
城市园林植物可以显著降低由于城市各种生产活动引起的大气污染所产生的空气污染物含量,能有效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和宜居指数。随着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相关专家以及学者对城市园林植物降低大气颗粒物含量机理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迫...
关键词:园林植物 叶片微观结构 粒径颗粒物 滞尘效应 研究进展 
不同处理深山含笑生态景观林生长状况及滞尘效应
《林业勘察设计》2020年第3期4-7,共4页罗邦华 
观测分析7 a林龄深山含笑生态景观林的林分生长状况和滞尘效应。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经营密度、移栽方式、施肥和定干方式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深山含笑生态景观林采用3 a林龄绿化大苗带土球全冠移栽、株行距1.5 m×1.5 m为宜;...
关键词:深山含笑 生态景观林 生长状况 滞尘效应 
合肥市几种常绿灌木春季叶片滞尘量的测定被引量:3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8期74-77,共4页杨帆 唐文莉 王根红 姚雪晗 
安徽省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合肥市8种行道树种滞尘能力研究”(KJ2017A818);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垂直绿化在城市绿化中的体系研究”(201913616004);安徽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垂直绿化在城市绿化中的体系研究”(201813616008)。
本研究通过对合肥市瑶海区磨店乡道路绿化灌木的实际调查,在道路环境大致相同的情况下,选择5种常见的常绿灌木:红叶石楠、海桐、红花檵木、法国冬青、金边黄杨,比较分析各灌木在道路绿化中叶片滞尘的能力。结果表明,滞尘能力最强的是法...
关键词:滞尘效应 单位叶面积滞尘量 生态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