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者

作品数:806被引量:742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包宗华李培林张颐武李连根万海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中央党校校级科研课题一般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等收入持续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构建橄榄型收入结构视角被引量:7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24-39,共16页徐佳舒 段志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等收入者比重统计测度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15CTJ003)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构建橄榄型收入结构是我国发展新阶段的重要目标,而延长中等收入持续期又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主要途径。基于1989-2011年CHNS九轮数据,在度量中等收入者的基础上,发现我国居民中等收入持续时间均值为8.97年,中...
关键词:中等收入者 持续期模型 收入结构 异质性 
中等收入者比重变化的影响因素分解及相关政策建议被引量:1
《中国物价》2014年第1期94-97,共4页李伟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3BJL033)子课题"居民部门隐性收入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如何倍增?"研究成果
在分析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影响中等收入者比重变化的作用机理后,发现两个因素的影响方向均决定于中等收入者划分标准在居民收入密度曲线上的位置。以对数正态分布拟合31省份城镇居民收入密度曲线,验证了以上结论。对大部分省份的中等收...
关键词:中等收入者 对数正态分布 因素分解 
调整收入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被引量:1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1年第9期27-30,共4页沈伟 沈扬扬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调整个人收入差距与促进社会公平研究>研究成果的部分内容;结项号:20110808
当前,我国收入差距过分拉大,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加剧,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大隐患。必须在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原则下,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促进居民特别是农民增收,促进充...
关键词:社会公平 不平等程度 中等收入陷阱 基尼 劳动报酬 中等收入者 总体收入水平 分配关系 调控体系 经济稳定增长 
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及其变动的测度研究被引量:47
《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6期11-16,共6页纪宏 陈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建立有助于低收入群体的亲贫困增长收入分配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07AJL015)的阶段性成果。
针对中等收入者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当前中等收入者研究方法不足的状况,本文基于现代非参数方法中的核密度估计方法,提出测算中等收入者比重及其变动的新方法,并构建影响中等收入者比重变动的因素动态分解方法。依据中国健康和营...
关键词:中等收入者 核密度估计 因素分解 
对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相关问题分析被引量:1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82-84,共3页赵洁 
国家"十一五"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利益矛盾与社会公平问题研究(编号:07BK030)
我国目前的社会阶层可以简单的分为三个部分:居于上层的强势群体、居于下层的弱势群体和居于中间的中等收入者,而最稳定的社会结构是"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型结构。因此,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就成为缩小贫富差距、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中等收入者 强势群体 弱势群体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条件被引量:1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28-31,共4页赵洁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青宜教授主持的"十一五"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利益矛盾与社会公平问题的研究>(07BK030)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目前的阶层可以简单的分为三个部分:居于上层的强势群体、居于下层的弱势群体和居于中间的中等收入者。而最稳定的社会结构是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型结构,因此,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就成为缩小贫富差距、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本文...
关键词:中等收入者 强势群体 弱势群体 
扩建“中等收入者”队伍的规范性思考被引量:1
《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4期82-84,118,共4页刘文勇 刘占军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6BJL033)的资金支持
文章在对"中等收入者"的内涵与特征进行规范分析的基础上,就目前我国的"中等收入者"比重与收入水平的双偏低问题,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解决"三农问题"、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等宏观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等收入者 收入分配 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中产阶层的初级形态被引量:1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6-14,共9页王开玉 
200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问题研究"项目(03BSH006)资助
从实证研究出发,对我国中等收入者进行了界定,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作为中产阶层初级形态的中等收入者的特征、联系及区别。阐述了农民工成为农村中等收入者的主体、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等重要论点。
关键词:中等收入者 中产阶层 初级形态 农村中等收入者主体 
理顺分配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被引量:4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7期75-79,共5页孙居涛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04BKS021]的阶段性成果。
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经验看,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一个关键阶段,这是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如果举措得当,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如果应对失误,则会导致经...
关键词:分配关系 和谐 中等收入者比重 经济社会发展 收入差距 人均GDP 发展潜力 关键时期 改革发展 抓住机遇 健康发展 分配制度 经济发展 共同富裕 收入水平 低收入者 社会群体 社会稳定 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 美元 举措 应对 徘徊 
中国农村中等收入者的研究分析(下)——安徽省当涂县的调查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1-8,共8页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课题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3BSH006)
农村中等收入者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课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就此对安徽当涂县及当涂县博望镇和湖阳乡大邢村开展了专门调查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文献收集查询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的变化及发展趋...
关键词:当涂县 收入 中等 研究分析 中国农村 安徽省 组成部分 问卷调查 文献收集 发展趋势 课题组 阶层 农民工 访谈 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