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治疗

作品数:35被引量:16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运克庄贺王舒樊小农刘健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中医药》《名医》《亚太传统医药》《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眼针疗法治疗中风病研究进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年第8期161-164,共4页胥丽辉 张擎宇 刘欢 李爱华 
为了持续提高临床中风病的治疗效果,本文针对眼针疗法的具体治疗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本次研究发现,眼针疗法作为源自中医理论的微针疗法,中医理论中探讨的眼与脑、脏腑以及和经络之间的联系是眼针疗法得以应用的重要理论依据。在中风病...
关键词:眼针疗法 中风病治疗 研究进展 
“脉息术”在中风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亚太传统医药》2022年第10期147-150,共4页王丽艳 孔祥英 陈加敏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2017-041);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QZYY2017-069);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2019-0121)。
文章主要介绍李树森教授的家传古脉法——长桑君脉法中的“脉息术”。脉息术的应用是临症辨病的利器,乃《黄帝内经》大道。脉息术通过监测患者脉搏与呼吸的比值将患者分为少气、平人、脉躁三种类型,然后以小建中汤和大柴胡汤为基础方,...
关键词:脉息术 中风病 临床应用 
基于“形神同调”理论浅析手足十二针在中风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5
《中医杂志》2022年第4期327-331,共5页王雅惠 王丽平 陆梦馨 王月 邹忆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3257);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82104);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20年度科技创新专项(DZMKJCK-2020-055)。
"形神同调"理论源自于《黄帝内经》。中风病乃"形神共病"之疾患,治疗需"形""神"兼顾而并调。针刺可通过激发调控经络腧穴之气以平衡阴阳,调神全形,是"形神同调"法治疗中风病的重要手段。手足十二针为王乐亭先生治疗中风病的代表针灸处方...
关键词:中风病 形神同调 手足十二针 脑功能重塑 
基于肾脑相关理论探讨补肾法在中风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9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年第12期1912-1915,1942,共5页郭延林 张树泉 王小亮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9-0757)-调气法联合机械取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临床研究;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8NS0113)-益肾通脉方改善急性脑梗死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研究。
基于对“肾脑相关理论”的研读和认识,我们认为肾虚在中风病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中医现代化思想指导下,通过微观辨证的思维方式,本研究团队历经三代中医学者传承、创新并结合20余年临床实践,针对中风病提出了以肾虚为本、痰瘀交...
关键词:肾脑相关理论 补肾 中风病 
化痰通络汤在中风病治疗中的应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年第8期213-213,215,共2页丁哲 王楠 
探讨化痰通络汤在中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脑病科诊治的中风病患者中筛选出60例开展研究,病例收集时间从2018年12月一直到2020年11月,均符合研究需求,依据抽签的方法分为数量相等的2组各30例,对照组和之前实施的常规治疗方...
关键词:化痰通络汤 中风病 神经功能 ADL评分 
中药松针药理作用研究及在中风病治疗中的运用概况被引量:2
《山西中医》2020年第3期58-59,62,共3页谭凯文 陈海峰 谢晓艳 陆筱颖 陈薇 
南宁市医学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创新团队培育与建设项目(编号:20143160);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桂科AB1850009)。
对近年来有关松针药理作用研究的文献进行概述,指出松针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糖类、叶绿素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衰老、增强免疫机能等作用,对中风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松针 药理作用 中风病 综述 
新鲜中药在中风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名医》2019年第2期239-239,共1页齐国田 
目的:分析新鲜中药在中风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06月~2018年06月间收治48例中风病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传统中药煎煮治疗,观察...
关键词:新鲜中药 中风病 应用研究 
针刺量学研究在中风病治疗中的运用被引量:7
《新中医》2018年第6期230-233,共4页鲁海 张春红 
石学敏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项目
中风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大主病之一,针刺量学定律贯穿整个中风病的治疗过程。笔者总结了针刺治疗中风病有关针刺治疗介入时机、针刺时刻、取穴、针刺手法、留针时间、针刺间隔时间及疗程等量学因素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并就量学研究的主...
关键词:中风 针刺 量学 量-效关系 时-效关系 
病机证素与代谢组学在缺血性中风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概述被引量:1
《山东中医杂志》2017年第6期522-524,532,共4页李毓秋 张健雄 劳慧敏 张昌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2BAI25B07);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编号:BS2015YY037)
缺血性中风为临床常见病,因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等临床特点在研究中备受重视。代谢组学在中医药临床上的应用为中西医学找到了共同的语言,成为中医证候实质研究的新热点与突破点,而中医基础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证候的研究。就近5年...
关键词:证候 病机证素 代谢组学 缺血性中风 
浅谈外风说在中风病治疗中的意义被引量:13
《中医学报》2015年第11期1627-1629,共3页赵乾龙 
外风在中风病的发生中有着重要地位,是引发和加重内风的因素,因此从外风角度治疗中风病有其临床价值。中风病位在脑,"高巅之上,唯风可到",祛风药有确切的行气活血、改善脑内循环功效,可直接入脑发挥祛风治血之功。
关键词:中风病 外风说 内风说 祛风类方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