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史

作品数:68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兴罗周春英翁礼华童光辉范建鏋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财经大学中国财税博物馆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财政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新书推荐:《新中国财政史》
《财政研究》2022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推荐语本书由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同志担任课题组组长,抽调院内多名科研骨干参与研究,在博览资料、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财政史,既可以作为研究生院财政学专业教学,也是一本适合大众...
关键词:普及读物 中国财政史 新书推荐 科研骨干 刘尚希 课题组组长 大众阅读 财政学专业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新中国财政制度变迁被引量:4
《财政研究》2022年第5期49-58,共10页刘晓路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理念,将现代国家的国家治理与财政视为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对新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的分析因此也必须以国家治理的阶段性变化为依据。本文回顾了发达国家历史上国家治理与财政的同步演进。根据国家意志...
关键词:国家治理 财政制度 财政学基础理论 中国财政史 
传统天下观中的公共性理念及其在财政领域的具体实践——挖掘财政基础理论的“中国地气”被引量:2
《财政研究》2020年第12期62-72,共11页童光辉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公共性视角下的财政本质问题与中国古代财政史研究”(20BJY212)。
运用跨学科的视角和方法研究财政问题,总结中华民族的思维传统和中国的实践,挖掘财政基础理论的"中国地气",在"接地气"中推进中国财政学的创新和发展,是当前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以中国古代财政的公共性问题为出发点,首先是在...
关键词:财政基础理论 天下观 公共性 中国财政史 中国地气 
返本开新:中国财政史研究与财政基础理论创新被引量:2
《财政研究》2019年第10期12-22,共11页童光辉 
重视历史研究是我国财政理论工作的优良传统,许多理论流派在讨论财政本质问题时都会将理论诠释与历史考察结合起来,为理论体系的建构寻求历史经验的支撑。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分歧:财政的公共性从何而来,是财政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还...
关键词:中国财政史 财政基础理论 公共性 财政本质 
从中国财政史看财政的历史经验与发展规律被引量:2
《财政研究》2006年第11期11-21,共11页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中国的财政经济于16世纪以前曾长期处于领先的地位。康雍乾盛世“落日辉煌”之时,中国的GDP还占据全球总量的40%左右。但其后,却很快落入百年积弱、列强欺侮、被动挨...
关键词:中国财政史 历史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类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 财政政策调整 发展变化规律 财政经济 
以古为鉴 可知兴替——学习中国财政史的点滴体会
《财政研究》1984年第3期73-74,共2页崔敬伯 
"以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知得失。"这是唐初李世民讲过的话。"鉴"字亦可写作"(钅监)"原意是镜子,引伸为: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例如"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引以为鉴",可以使人警惕的事情。"以古为鉴"是...
关键词:兴替 李世民 学习 古代历史 中国财政 古籍 成语 大禹治水 历史教训 写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