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研究

作品数:78被引量:10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绍瑾李春青党圣元栗永清王成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在香港、澳门
《粤海风》2020年第3期41-54,共14页周建增 
20世纪以来,香港、澳门地区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南来学者主导期,饶宗颐、唐君毅和徐复观等人以其雄厚的学术积淀,提出中国艺术精神命题,并引领魏晋六朝文论研究潮流;二是本地学者主流期,陈耀南、陈国球和黄维樑...
关键词:中国艺术精神 魏晋六朝文论 明清文论 南来学者 本地学者 
取精用弘: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新方向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40-44,共5页高宏洲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文以载道命题释疑"(2015M581033)
百年来,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在整理和阐释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在取精用弘方面却建树不多。因此,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者应该结合时代的需要,将中国古代文论中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观念选取出来,然后予以创造性的阐发,使其以新的形态进...
关键词:古代文论 取精用弘 新方向 
从现代化到反思现代性——新时期古代文论研究的跨学科思考
《南方文坛》2018年第2期71-76,共6页刘思宇 
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资助
从20世纪90年代国学热一直到现在,关于“国学”或者“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甚嚣尘上,与之不相称的却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领域似乎并没有借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蓬勃发展的东风而生机勃勃。与之相反的,多数的讨论围绕着“古代文论的现...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论研究 反思现代性 20世纪90年代 新时期 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 科思 传统文化研究 
论欧美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之特色与启示
《华中学术》2017年第4期30-38,共9页韩军 
古今、中西之间的文化错动,同样也是欧美汉学界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切实面对的困难,从自身所处的西方学术传统出发,诸多汉学家在研究中既有跨学科、中西比较及自成理论传统等共同特色,也有基于文化背景及学术兴趣的个性化学术表现。中国学...
关键词:欧美汉学 中国古代文论 跨学科 中西比较 
古今对话——从童庆炳先生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学术策略的三个原则谈开
《北方文学(下)》2017年第2期147-147,149,共2页易迎赢 
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建设中国现代文论不容忽视的一个存在。它是一座宝库,但是如何挖掘这座宝库却也是众说纷纭,为了更好的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童庆炳先生提出了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学术策略,包含着“历史优先...
关键词:古代文论 原则 转换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视野
《考试周刊》2017年第1期16-16,共1页邵丽娣 
现代文论与古代文论之间的不同,证明现代文明是新时代的产物,但同时现代是对传统的包容、吸收、借鉴与交汇。因此,古代的文论与现代的文论就有了通约性。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论 现代文论 包容 吸收 
《中国古代文论纲目体系论》
《中国文学年鉴》2016年第1期1067-1068,共2页葛华飞 
从上一个世纪初期,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新模式得以开启,在这近百年的历程中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尤其是在“史”的研究方面,成就更为卓越,当然在“论”方面即中国古代文论体系方面的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是中国古代文...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论研究 纲目体 中国传统文论 西学东渐 文论体系 西方文论 “史” “论” 
“强制阐释论”理论研讨会
《中国文学年鉴》2016年第1期1162-1163,共2页
2015年7月24日至26日,来自我国当代西方文论研究界、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界及现当代文学批评界这三个不同学术领域的近40位学者汇聚一堂,参加由《文艺争鸣》杂志社主办的“‘强制阐释论’理论研讨会”,围绕“强制阐释论”这个一年多来文论...
关键词:阐释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 当代文学批评 当代西方 学术领域 文艺争鸣 杂志社 
历史主义诗学: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值得开拓的重要维度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1期57-60,共4页石明庆 
中国史学特别发达,其精神也体现在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中。历史主义诗学作为古代文论研究中的历史之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于历史主义诗学研究来说,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内容:前者集中于史学家文论的梳理、总结与升华。后者集中于一般文...
关键词:古代文论 历史主义诗学 研究思路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42-46,共5页李瑞春 
中国古代文论学科的建立与比较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王国维、钱钟书、朱光潜等先辈引入比较文学的方法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和构建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古代文论在摆脱失语的状态以及"现代性转换"的过程中,比较...
关键词:古代文论 异质性 变异学 对话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