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情

作品数:5152被引量:8881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胡鞍钢秦佑国唐钧王亚华蔡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理论前沿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研究西方经济学要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理论前沿》2008年第15期26-27,共2页李景浩 
由于中国具有与其它国家不同的基本国情,因此在市场经济建设中也遇到了许多未曾遇到的新的复杂问题。在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指导我国市场经济实践时,一定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同时对西方经济学适时进行"中国化"改造,积极建立基于中国实践...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中国国情 结合 
解读先进生产力被引量:5
《理论前沿》2001年第9期26-27,共2页侯少文 
关键词:中共 "三个代表" 先进生产力 生产力 中国国情 江泽民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几个重要认识问题的思考
《理论前沿》1998年第14期14-16,共3页王怀超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几个重要认识问题的思考○王怀超(一)为什么要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就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思想,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重要认识 邓小平理论 基本国情 国有企业 所有制结构 非公有经济 马克思主义 中国国情 
研究国情要着眼于市场经济大潮下最迫切的新问题——“中国国情与市场经济”座谈会综述
《党校科研信息》1993年第21期29-30,共2页叶水乔 郝春和 
10月22日,在中国国情国力杂志社举办的“中国国情与市场经济”座谈会上,多位专家学者提出:研究中国国情要解放思想、转换脑筋,重点要研究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最迫切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市...
关键词:中国国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座谈会 解放思想 专家学者 社会经济 经济体制转轨 方法研究 杂志社 经济市场化 
中共中央党校国情国策研究中心宣告成立
《党校科研信息》1993年第11期16-16,共1页
为了加强中国国情国策研究,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中共中央党校国情国策研究中心于1993年4月28日宣告成立。这是中央党校校委正式批准成立的第一批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之一,旨在有效组...
关键词:中共中央 国策 社会主义服务 中国特色 中央党校 中国国情 研究中心 现实问题 教学科研服务 路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含义
《党校科研信息》1993年第2期29-30,共2页王向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它的“本质特色”,即它本质上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范畴;二是指它的“国情特色”,即它带有浓厚的中国国情特征;三是指它的“时代特色”,即它具有鲜明的当代时代...
关键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 国情特色 时代特色 科学概念 中国国情 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制度 物质生产力 
关于党情问题的研究概述
《党校科研信息》1992年第7期13-14,30,共3页苏开源 
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党情问题(以下简称党情),是中国国情范畴中的一个基本而又重要的问题。加强党情问题研究,对于进一步搞好党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现将理论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概述如下。
关键词:党情 中国共产党 研究概述 中国国情 理论界 执政能力 党组织 制度建设 执政环境 组织状况 
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
《党校科研信息》1990年第36期7-9,共3页楚天 
了解国情,把握国情的基本特征,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是怎样的呢?根据研究,可以概括如下: (一)中国是一个具有4000年文字记载的文明古国。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中国没有首先产生现代工业...
关键词:基本特征 中国国情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现代工业文明 半殖民地 文明古国 中国现代化 文字 发展水平 发达国家 
推荐中国第一部综合性《中国国情报告》一书
《党校科研信息》1990年第36期16-16,共1页一泓 
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只能植根于对中国国情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之中,除此之外,别无他途。那么,中国的国情是什么?中国的国情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何了解和认识这...
关键词:中国国情 中国现代化 现代化道路 综合性 中国社会 理论界 政界 真理 主题 中央党校 
当代青年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人生选择观念
《党校科研信息》1990年第18期15-15,共1页 
中国当代青年应该立足于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以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为基本尺度,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这样的选择观念,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适应社会需要,顺乎时代潮流...
关键词:当代青年 时代潮流 集体主义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 世界观方法论 中国国情 发展规律 社会选择 人生选择 社会需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