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者

作品数:622被引量:18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畅周裕琼路鹏程宋晖罗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华通讯社中国记协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做全媒体记者,我的脚步不停歇
《新闻战线》2025年第5期53-55,共3页闫征 
2024年11月8日中国记者节,作为第18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站在台上时,我又激动又惭愧……接过奖杯的那一刻,心底有一个声音千万次地响起:如果不是赶上了媒体融合的好时代,这份“突如其来的荣光”又怎会降临到我头上?我深知,这份...
关键词:媒体融合 长江韬奋奖 全媒体记者 中国记者节 
中国记者形象建构的审思:基于多重视角的剖析
《北方传媒研究》2024年第6期69-75,共7页孔非 吴勤澳 
海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扶持项目“百年来中国新闻记者的形象建构与社会角色认同研究”(编号22QNFC-14)。
从新闻传播学视角出发,可以深入系统地分析中国记者的形象建构。通过全面阐述记者的职业特征、社会责任,细致梳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形象的演变,深入探究新媒体时代记者面临的复杂挑战与独特机遇,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形象建构策略,为中国...
关键词:中国记者 形象建构 社会责任 新媒体时代 
携手共建“同心桥”
《华人时刊》2024年第11期1-1,共1页徐东海 
11月7日,第25个中国记者节前夕,新一届《华人时刊》编委齐聚一堂,就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打造更具国际影响的文化品牌和标识,创作更多样的国际传播产品展开深入交流。34岁的《华人时刊》正深入推动守正创新,进一步提升办刊质量。
关键词:办刊质量 守正创新 国际传播体系 中国记者节 《华人时刊》 编委 
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
《人民周刊》2024年第21期88-89,共2页费强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本期“好书荐读”聚焦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新闻类图书,介绍图书背后的新闻人。他们中,有人以笔为戈,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有人著书立说,在出版界延续新闻理想;有人从职场转战课堂,培育传媒新生力量。事业无...
关键词:人民日报 新闻工作者 新闻理想 学无止境 中国记者节 敬业精神 时代脉搏 著书立说 
新闻人书单
《全国新书目》2024年第11期72-79,共8页
2024年11月8日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新闻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也是对他们职业精神的最高赞誉。无论是经济发展主战场、乡村振兴最前沿,还是新闻事件第一线,只要有新闻发生的地方,就有记者忙碌的身影。他们记录...
关键词:新闻工作者 乡村振兴 中国记者节 责任与担当 无私奉献 主战场 
最是难忘洛杉矶——两位中国记者的首次奥运回忆
《新体育》2024年第8期57-59,共3页陈晨曦 陆雨萌 
国人关于夏季奥运会的记忆始于1984年一一中国体育代表团高举五星红旗,于7月28日踏入洛杉矶纪念体育场。60多位中国记者远渡重洋,作为赛事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参与了此次盛会的报道。他们用镜头与纸笔,留下了中国体育不可磨灭的奥运印记。
关键词:夏季奥运会 奥运 洛杉矶 体育场 五星红旗 观察者 记者 
朱启平:见证日本投降的中国记者
《各界》2024年第7期87-90,共4页徐夕之 
回望七十八年前的1945年9月2日,日本东京湾灰云四罩。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日本代表重光葵、梅津美治郎相继签下投降书,日本正式投降。一位中国记者目睹了签字投降仪式的全过程,感慨万千,当晚就挥毫写下了一篇打动千万同胞...
关键词:梅津美治郎 战地记者 重光葵 投降书 朱启平 密苏里 
生命中支撑我前行的“拐杖”
《新闻战线》2024年第13期46-49,共4页谭里和 
2014年11月8日,第15个中国记者节,我的演讲——《用拐杖撑起的新闻理想》在中央电视台1套黄金时段播出,我给住在湖南革命老区罗霄山脉下的父母打了个电话。他们看完我的演讲,在我成为记者已9年的时刻,才终于完全相信:年幼时在地上爬着走...
关键词:新闻理想 三湘四水 罗霄山脉 拐杖 黄金时段 演讲 中国记者节 革命老区 
朱启平:见证日本投降的中国记者
《名人传记》2024年第5期32-36,共5页朱梓宝 
1945年9月2日,日本东京湾灰云四罩。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日本代表重光葵、梅津美治郎相继签下投降书,日本正式投降。一位中国记者目赌了签字投降仪式的全过程,感慨万千,当晚就挥毫写下了一篇打动千万同胞、至今为人称道的...
关键词:梅津美治郎 战地记者 重光葵 投降书 密苏里 朱启平 日本东京湾 
范长江:第一个报道工农红军的中国记者
《党员干部之友》2024年第4期56-57,共2页
1937年2月2日,西安城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人,他的名字叫范长江。范长江,原名范希天,我国现代著名记者,1909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县赵家坝村。“范长江新闻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进城后,通过《大公报》分销处,范长江见到了杨虎城。...
关键词:范长江 《大公报》 西安城 内江县 工农红军 杨虎城 周恩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