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区

作品数:15被引量:17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陈衍景滕吉文刘堃胡家富张中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科学》《科学新闻》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地质年代与热流关系的中国陆区热流分布
《地球科学》2025年第2期763-781,共19页王亚茹 蔺文静 朱传庆 刘峰 习宇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41874100);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8YFA0404104);全国大地热流值测量与靶区优选(No.DD20190128);全国地热资源调查与区划(No.DD20221676)。
大地热流是表征地球内部热状态传输到表层的重要参数,大地热流分布是地热研究中的基础工作.我国陆区大地热流数据质量差异大且空间分布不均匀,对大地热流的科学预测是开展大地热流及相关研究的重要基础.在地质年代与热流关系的基础上,...
关键词:大地热流 地质年代 构造分区 热流预测 GIS 
我国陆区大地热流测量新进展与新认识被引量:1
《地学前缘》2024年第6期19-30,共12页刘峰 王贵玲 姜光政 胡圣标 张薇 蔺文静 刘金辉 张心勇 屈泽伟 廖传志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我国陆区东南部大地热流和岩石圈热结构研究(YK202304)”;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华北平原典型构造区地热资源形成背景与生热机制”;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21676-1,DD20190128)。
大地热流值是开展地热研究的基础关键参数。本文在分析历次汇编热流数据的基础上,对2016年以来作者实测(260组)与收集筛选(112组)的热流数据特征进行了说明与分析。新增大地热流数据共372组,在空间上有效填补了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的...
关键词:大地热流 中国陆区 传导型地热资源 对流型地热资源 
中国陆区干热岩勘探靶区优选:来自国内外干热岩系统成因机制的启示被引量:12
《地球科学》2023年第3期857-877,共21页饶松 黄顺德 胡圣标 高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877210,42074096);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年创新团队项目(No.PI2018-04);中国石化深部地质与资源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
干热岩是指地下高温但由于低孔隙度和渗透率而缺少流体的岩石(体),储存于干热岩中的热量需要通过人工压裂形成增强地热系统(EGS)才能得以开采,赋存于干热岩中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开采的地热能被称为干热岩型地热资源,它是人类未来...
关键词:干热岩 增强地热系统 成因机制 地热能 中国陆区 
不同地球模型对中国陆区大气负荷位移建模的影响被引量:2
《地球物理学报》2023年第3期973-985,共13页李长海 钟萍 姜中山 汤苗 杨兴海 由晓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4021,41904015)资助。
目前进行质量负荷位移建模时通常使用的是全球或区域平均的一维地球模型,这类地球模型无法反映地壳结构的局部差异,如地壳厚度、地震波波速等.本文利用地表气压再分析数据产品NCEP/NCAR Reanalysis 1(NCEP R-1)和不同地球模型(Prelimina...
关键词:地球模型 负荷格林函数 大气负荷 GPS垂向坐标时间序列 
中国陆区活动地块边界带主要断层10年尺度强震发生概率被引量:7
《地球物理学报》2022年第10期3829-3843,共15页王芃 邵志刚 刘晓霞 尹晓菲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500501)资助。
中国陆区孕震环境具有“垂向分层,横向分块”的特征,活动地块边界带对中国陆区的强震具有控制作用,针对活动地块边界带主要断层开展10年尺度强震危险性定量研究对抗震设防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不同区域断层离逝率样本建立了中国陆区...
关键词:活动地块边界 地震复发模型 强震概率预测 时间相关概率 
“中国陆区干热岩资源勘查开发靶区优选与勘查示范”荣获2018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河北地质》2018年第4期37-37,共1页
日前,2018年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获奖项目揭晓,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申报的“中国陆区干热岩资源勘查开发靶区优选与勘查示范”项目荣获河北省2018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陆区干热岩资源勘查开发靶区优...
关键词:中国地质调查局 科技进步一等奖 自然资源部 勘查开发 靶区优选 干热岩 河北省 陆区 
中国陆区区域成矿作用同向性的理论找矿——试论在区域地体内深部和外围找矿预测中,以浅部矿化为中心的“第三象限”找矿理念被引量:1
《矿物学报》2013年第S2期757-760,共4页范启灏 
笔者应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邀请曾于2012年3月18日在深圳"金属矿山成矿理论与深部找矿新技术研讨会"上,专题报告:"初论中国陆区区域成矿作用同向性在地质勘查和找矿预测中的应用";这个创新的区域地质流体方向性运移找矿的学术理念初成雏形...
关键词:同向性 外围找矿 陆区 浅部矿 成矿理论 区域地质 第三象限 构造地质 成矿带 矿床类型 
中国陆区区域成矿成油作用同向性宏观动力学机制讨论
《国土资源》2009年第11期36-39,共4页范启灏 
众所周知,成矿成油作用离不开构造活动,构造活动及地质流体运移方向及其同向性,又离不开构造动力源和动力学机制讨论。本文旨在从构造动力源:地球自转与公转二大基本动力及其动力学演化的讨论,探索地质流体在中国陆区的区域性成矿、成...
关键词:动力学机制 中国大陆 区域成矿 方向性 成油 陆区 动力学演化 构造活动 
中国陆区区域成矿作用的同向性
《国土资源》2006年第4期20-23,共4页范启灏 
如何推进危机矿山的深部外围找矿,在什么方向(位)上找矿,不仅存在方法问题,同时也是找矿的哲学思想问题。从“就矿找矿”的思路出发,研究区域成矿作用的同向性,成矿液体的运移方向是有规律可遁的。
关键词:区域成矿作用 中国 向性 危机矿山 陆区 矿产预测 金矿勘查 外围找矿 资源勘查 项目 
印尼苏门答腊8.7级大震对中国陆区的影响被引量:31
《地震》2005年第4期15-25,共11页张国民 张晓东 刘杰 刘耀炜 田勤俭 郝平 马宏生 焦明若 
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2004DIA3J010)
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的印尼苏门答腊8.7级地震,是全球有地震台网以来100多年中记录到的少数几次特大地震之一。初步汇集了在中国陆区观测到的地震活动、地壳形变、地下流体等多学科震时和震后效应的异常变化,包括地震活动性(特别是云...
关键词:苏门答腊8.7级地震 震时和震后效应 应力触发 流动变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