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作品数:312被引量:37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越陈峰瞿林东周文玖曹守亮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史学月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经典”的诞生:20世纪学术史上的《史学要论》
《史学月刊》2024年第10期109-118,共10页唐勇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研究生科研项目“20世纪唯物史观史学的谱系演化研究”(23RXY026)。
李大钊《史学要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书写中占据重要位置。然而事实上,学界对此书的重视,经历从“边缘”到“中心”的复杂演变过程。民国时期,《史学要论》作为一般性知识,用以启迪普罗大众的史学智...
关键词:李大钊 《史学要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凯歌行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史学月刊》2022年第7期5-9,共5页于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的历史学和历史学家”(19ZDA235)。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从其萌生时起,就直面现实,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联系在一起,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给予历史的支持、历史的智慧。它自觉坚持唯物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尊重历史事实、尊重历史客观规律、尊...
关键词:共产主义思想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俄国十月革命 直面现实 历史辩证法 人民 唯物史观 客观规律 
挑战与新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进路被引量:2
《史学月刊》2022年第5期114-125,共12页陈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20世纪中国史学通史》”(17ZDA196)。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进入了一个深度调整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继续致力于去教条化,逐步告别经学模式和经学思维,走上科学求真之路,着手建构本土化的历史体系。面对实证史学的复兴,马克思主义史学以包容态度认可其合理...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实证史学 西方史学 去教条化 
走出“史学危机”:20世纪8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反省与重塑被引量:5
《史学月刊》2019年第8期119-129,共11页陈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20世纪中国史学通史》”(17ZDA196)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一个分水岭。20世纪80年代关于'史学危机'的讨论,深刻反思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缺失,对历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内容和作用都产生了全新认识,呼唤出史学改革的全面展开,成为马克思主...
关键词:“史学危机” 史学改革 马克思主义史学 
政治性与学术性: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双重特性被引量:7
《史学月刊》2019年第7期9-11,共3页左玉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史全视角下的‘中国特色’问题研究”(2016MZD007)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直接催生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塑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范式.目前学界对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性质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从政治角度审视社会史论战,将其定性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史学之争,强...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社会史论战 政治角度 学术性 非马克思主义史学 特性 政治诉求 30年代 
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品质被引量:5
《史学月刊》2018年第8期5-8,共4页左玉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史全视角下的‘中国特色’问题研究”(2016MZD007)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创立以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品质。它顺应时代发展并回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为时代问题的解决提供历史智慧,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立足于中国的历史实际,继承了中国优秀的史学传统,注重发挥史学的致用功能,...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特色 科学体系 时代性 民族性 品质 社会 哲学 
超越定性和命名,从史实出发认识封建社会被引量:4
《史学月刊》2008年第3期21-24,共4页黄敏兰 
中日译者以中国故有的"封建"概念,对译西语中表述西欧中世纪社会制度的feudalismus一词,后来在中国将秦汉以后至明清时期的历史称为"封建社会"。此说在中国近代社会及学术界形成主流认识。然而,中国秦汉以后至明清时期的历史是不是类似...
关键词:封建社会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史实 奴隶社会 中国古代 中古社会 生产方式 中国社会 
当代中国历史学的学术转型与创新──试论旧课题的改造和新课题的建立被引量:3
《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78-88,共11页黄敏兰 
以往中国历史学轰轰烈烈的专题讨论,不仅凝聚了史学界的绝大部分精力,而且形成了一整套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或历史解释系统。它决定着中国史学的研究与编纂,塑造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当前的史学学术转型无论如何不可能回避...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学术转型 史学理论 当代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