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小说

作品数:197被引量:21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汤哲声王齐洲陈大康陈文新黄霖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通俗小说观念在明代的发展——以历史通俗演义为中心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85-97,共13页王齐洲 
《三国演义》在明代流行所引发的小说家们对正统史书和通俗演义关系的思考,不仅完成了明代通俗小说观念的理论建构,也推动了明代通俗小说的迅猛发展。通俗小说观念在明代前中期与明代后期有显著差别,具体表现为由强调资治和教化转向重...
关键词:通俗小说观念 历史演义 明代 《三国演义》 
三国勘读记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3期74-84,共11页李庆西 
从前坊间所称“三国志”,不是二十四史的《三国志》,通常指小说《三国演义》,现存最早的明嘉靖本书名就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十余种万历、天启间刊本,多称“三国志传”(或干脆作“三国志”)。清初毛宗...
关键词: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志传 毛宗岗 《三国志》 中国通俗小说 孙楷第 《三国演义》 明嘉靖 
“簿录分类”:目录学视域下中国通俗小说部类之学的建立及其意义
《文献》2023年第5期174-192,共19页叶楚炎 
孙楷第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不仅标志着通俗小说专科目录的成熟与正式建立,也是目录学视域下中国通俗小说部类之学的奠基之作。作为专科目录的杰出代表,《经义考》《小学考》以及《曲录》等为通俗小说部类之学的形成提供了足够丰富的...
关键词:专科目录学 孙楷第 通俗小说 
中国通俗小说观念的成熟与发展
《华中学术》2023年第1期92-107,共16页王齐洲 
中国通俗小说观念在宋代已经成熟,促进其成熟的重要原因是城市居民户籍独立和坊市制度废除使得市民文化消费需求出现井喷式增长。北宋仁宗朝是“说话”艺术成熟期,南宋高宗朝是“话本小说”成熟期,而通俗小说观念也随着通俗小说的成熟...
关键词:通俗小说观念 成熟 孕育 发展 
对峙时期的小说比较——以“五四”新小说与中国通俗小说为例
《今古文创》2022年第28期26-28,共3页叶阳 
本文在小说对峙时期的背景下展开研究。讲述“五四”新小说之“新”与中国现代通俗小说之优势,论述位移特征以及探讨发展趋势。以“五四”新小说和中国通俗小说为主体,对于二者在对峙时期的异同进行深入论述。
关键词:通俗小说 新小说 对峙时期 比较 
均质效应、社群生活与个人困境——中国通俗小说对现代城市问题的映现
《社会科学》2021年第7期182-192,共11页张蕾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12-1917中国文学史料开掘与阐释研究”(项目编号:20BZW137)的阶段性成果。
擅长叙写城市故事的通俗小说可以成为考察现代城市问题的重要视角。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叙述城市故事大体沿着"温犀秦镜"的路径展开,城市已成为重大的症候呈现在现代人、现代作家的视野中。人口是城市问题的基础。晚清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直...
关键词:现代城市 通俗小说 均质效应 社会群体 个人 
对峙期的中国通俗小说与“五四” 新小说之比较
《今古文创》2021年第18期30-32,共3页刘超群 
本文论述的背景是中国通俗小说与“五四”新小说的对峙期,即自“五四”文学革命至抗战前。本文将从“五四”新小说的成就与不足、互动位移以及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在对峙期的背景下,以中国通俗小说和“五四”新小说为论述主体,...
关键词:通俗小说 五四 新小说 对峙期 
中国通俗小说形象对影视媒体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21年第3期25-27,共3页杜焕然 
中国通俗小说由于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富有传奇性,深受读者喜爱,一些经典形象已经成为特殊的符号,具有象征性。在影视发展的今天,很多通俗小说中的人物被当代人赋予新的生命,活跃在影视作品中,如《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包公形象、花木...
关键词:通俗小说 影视剧 《西游记》 花木兰 包公 
《聊斋》之外的蒲松龄
《同舟共进》2021年第1期72-75,共4页袁野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言小说史上,《聊斋志异》的地位就如同《红楼梦》在中国通俗小说史上一样,是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此书刊行后,风行海内,脍炙人口,人们公认"小说家谈狐说鬼之书,以《聊斋》为第一"。及至当代,根据该书改编的影视剧更...
关键词:《聊斋》 《画皮》 文言小说 《聊斋志异》 《红楼梦》 蒲松龄 狐女 中国通俗小说 
“五四”之后中国通俗小说审美价值的新变
《文教资料》2020年第16期28-29,共2页李茂 
"五四"后,随着社会经济与思想的变化,通俗小说审美价值产生新的内涵,呈现两种发展趋势。在二十世纪最后十几年里,中国通俗小说在地位上几乎与纯小说分庭抗礼。这一现象说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和思想文化氛围中,中国通俗小说的审美价值又...
关键词:通俗小说 五四 审美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