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性

作品数:483被引量:1489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春时张法张明海阔王一川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上海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双雪涛的东北书写与“新东北”的中国现代性——兼论近期青年写作的城市空间诗学被引量:1
《上海文化》2023年第10期29-36,45,共9页易文杰 
作为“新东北作家群”的重要代表,双雪涛的东北城市书写,具有“走出摩登叙事”的意义。他不追逐“青春写作”的写作潮流,而是以历史意识钩沉东北老工业区往事。他以“地方”为方法,呈现艳粉街的空间政治,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发现人民精魂...
关键词:双雪涛 《平原上的摩西》 城市文学 新东北作家群 青年写作 
“‘别现代’时期思想欠发达国家的学术策略”高端专题研讨会综述被引量:8
《上海文化》2016年第2期119-122,共4页潘黎勇 
2015年11月29日,“‘别现代’时期思想欠发达国家的学术策略”高端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十余所大学的知名教授、学者3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上海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所所长王建疆教...
关键词:欠发达国家 南京大学 中国现代性 中国学术 学术话语 当代学术 弯道超车 话语方式 生命精神 学术立场 
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重读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东西方之间阅读笔记》(下)被引量:1
《上海文化》2011年第3期104-112,共9页陈惠芬 
戏仿:“鸳蝴派文学”的形式特征和历史勾连 上述的“不足”在周蕾关于“鸳蝴派文学”的研究中则有了相当不错的“补救”,历史的体认在其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当然,这并不是说面对像“鸳蝴派”这样的通俗文学,周蕾放弃了她的...
关键词:中国现代性 阅读笔记 东西方 妇女 重读 通俗文学 西方理论 大众文化 
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重读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东西方之间阅读笔记》(上)被引量:1
《上海文化》2011年第2期87-93,共7页陈惠芬 
近二十年来的“海外中国学”中,周蕾的《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东西方之间阅读笔记》无疑是最为重要并对国内学界有着持久影响力的著述之一。其简体中文版虽然迟至2008年才由上海三联书店印行.但1995年麦田的繁体中文版早已通过各种途径...
关键词:中国现代性 阅读笔记 东西方 妇女 重读 上海三联书店 2008年 中国学 
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与创新的可能性
《上海文化》2010年第3期13-21,共9页陈晓明 
一如何评估当代中国文学60年的历史经验?我们反思中国当代文学的困境,并不是对我们的历史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在反思的同时,或者说在反思之前,我们也反思我们的反思。罗素说。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性 浪漫主义文化 当代中国文学 现代性文学 历史经验 文学史 五六十年代 可能性 评价 
欲望主体与精神残渣 对《兄弟》的心理-政治解读被引量:6
《上海文化》2009年第6期24-38,共15页杨小滨 
作为近年来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余华的《兄弟》(2005年)书写了对文革的创伤性记忆。不过,尽管文革的迫害与暴力并没有被刻意规避,甚至获得了淋漓的展示,但《兄弟》首先冲击读者的不是政治迫害与暴力,而是不同程度(也必须以不同时代的...
关键词:符号秩序 欲望主体 历史主体性 中国现代性 成长小说 光头 齐泽克 创伤性 符号化 余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