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社会

作品数:163被引量:638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雪梅赵泉民吴理财邓红蕾张学亮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西北师范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律和社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乡村秩序的再生——以朝阳镇“庙会宴客禁令”为例
《法律和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199-227,共29页肖惠娜 
在城镇化进程加速的中国乡村社会中,秩序从被打破到重建的过程,就是国家权力与村社权力摩擦与融合的过程。庙会宴客习惯是具有社群连带性、声誉(信息)与惩罚的强制执行机制,是村社内部无须法律的秩序。但这项习惯带来铺张浪费、打架斗...
关键词:乡村秩序 朝阳镇 中国乡村社会 连带性 外部性 治理范围 强制执行 乡村治理结构 社会治安问题 组织规则 
小人物,大历史被引量:1
《法律和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311-314,共4页陈柏峰 
朱晓阳教授的《小村故事:罪过与惩罚(1931~1997)》是一本以人类学田野调查为基础的惩罚社会学著作。~①这本书也可以当小说来读,因为它的主题就是讲"故事"——滇池东岸小村"罪过与惩罚"的故事。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中,惩罚凝聚了整个社...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 变革时代 朱晓 文化网络 东岸 一本 村委会选举 无情打击 中国乡村社会 政治运动 
“乡村江湖”的兴起如何可能
《法律和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203-214,共12页林辉煌 
一、发生在隐秘之处的历史作为一个客观现象,乡村江湖发生得很早。或许这种发生是在隐秘之处静悄悄完成的,亦或者作为一种病态的历史在革命的话语之后已经成为难以启齿的尴尬,乡村江湖很少进入学术的视野。陈柏峰发表在《法律和社会科学》
关键词:陈柏峰 理想型 宗族社会 乡土社会 中国乡村社会 社会结合 区域比较 家庭关系 乡土中国 贺雪峰 
巨变年代的底层、基层与经验研究
《法律和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215-232,共18页易江波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批准号:10CFX03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国的乡村、小镇活跃着千千万万的"混混"。除了贴上"黑恶势力"、"黑社会"的标签,他们至今未被给予足够的学术关怀和表达。在实施"深度乡村社会调查"的过程中,青年学者陈柏峰"抓住"了他们。他发表在《法律和社会科学》以及随后出版"混混...
关键词:陈柏峰 社会调查 陈著 《江村经济》 治安工作 派出所工作 压力型体制 中国乡村社会 马林诺斯基 公安工作 
对“混混”研究的质疑被引量:1
《法律和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233-237,共5页侯猛 
"混混"是现代乡村社会中一类重要的群体。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既有村庄结构逐渐解体,但村庄组织形式仍然存在的情况下,"混混"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有关"混混"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陈柏峰的研究具有开拓性意...
关键词:陈柏峰 差序格局 中国乡村社会 社会秩序 《乡土中国》 社会结构 亲疏远近 因果关系 贺雪峰 村级治理 
改革初期两湖平原的乡村江湖与社会控制
《法律和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167-208,共42页陈柏峰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深度研究”跨学科学术工作坊基金项目(项目号:IAS-FudanXSGZF09001)的阶段性成果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两湖平原(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有限度的社会流动、革命理想主义的退潮和村庄集体对农民控制力的下降给农村带来了新的秩序景象。乡村越轨行为日渐增多,其中既有对过于压抑人性的集体统一秩序的反抗,也有革命理...
关键词:乡村关系 越轨行为 社会控制 青少年问题 乡村秩序 国家政权 社会流动 中国乡村社会 团伙成员 性侵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