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党

作品数:778被引量:78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齐春雷李俊朱虹李金河王彩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团结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团体提案视野下民主党派的利益代表功能探析被引量:2
《团结》2017年第1期33-36,共4页黄天柱 
一、民主党派的统战功能与利益代表统战工作之所以是特殊的群众工作,是因为其工作对象是各类社会精英及由这些精英所组成的组织。但统战工作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因为其工作对象是精英,更因为按照统战的逻辑,作为统战对象的每个精英和每...
关键词:统战工作 统战对象 代表功能 党派成员 利益代表 社会精英 统战部门 联系群众 社会主义学院 中国政党制度 
政党协商在我国协商民主中的性质与功能被引量:5
《团结》2014年第5期37-40,共4页祝灵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2014年9月2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
关键词:国家政权机关 合作共事能力 政治协商 群言 政治生活 双周座谈会 中国政党制度 对口联系 交流机制 党员干部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模式的内在逻辑
《团结》2012年第2期9-12,共4页薛奋飞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力上升.中国政治制度模式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表明。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在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的同时.也正在获得自己对政治文明和民主政治的话语权。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
关键词:政党制度模式 内在逻辑 中国特色 中国政治制度 中国政党制度 中国经济发展 国际社会 民主政治 
万水何以朝东——读陈延武新著《万水朝东——中国政党制度全景》
《团结》2012年第1期65-66,69,共3页张栋 吴先宁 
中国拥有自己独特的同时也是行之有效的政党制度,但这种为历史和实践验证为优越的制度安排。并不能在西方的政党理论框架中得到有效阐释。中国的政党制度既非西方意义上的一党制亦非多党制,
关键词:中国政党制度 全景 制度安排 政党理论 非西方 多党制 一党制 
民主监督与民主党派的政策能力建设被引量:4
《团结》2011年第6期30-32,共3页李军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是一种基于合作、协商的政治制度,民主监督是这一政治制度当中最富于中国特色的组成部分。民主监督是参政党与执政党彼此之间非权力性的监督。是一种直接的、建设性的政治监督。这种监督是否可能、何以可能,都要建立...
关键词:民主监督 能力建设 民主党派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 政策 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 非权力性 
中国政党制度与“中国模式”被引量:2
《团结》2011年第4期9-11,共3页董淮平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现代化由于“选择自主发展道路。没有陷入拉美地区的‘依附性陷阱’与东亚等国依赖美国的‘傍大款误区’.没有采取俄罗斯西方化转轨的‘休克疗法’.不仅在政治与经济上.而且在文化与民族精神上保持了自...
关键词:中国模式 中国政党制度 自主发展 党的领导 民族精神 休克疗法 拉美地区 发展经验 
科学的政党观:中国政党政治的新逻辑被引量:2
《团结》2011年第1期21-23,共3页朱昔群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论断,是科学发展观在党建领域的运用。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首先要求确立科学的政党观,包括科学的执政观和科学的党建观。
关键词:科学化水平 政党观 政党政治 逻辑 中国 党的建设 科学发展观 执政观 
参政党能力建设研究的新成果——《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格局中的参政党能力建设》简评被引量:1
《团结》2010年第6期49-50,共2页甄小英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总结经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这一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也是改革开放继续向前迈进的重要条件。现在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
关键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 能力建设 参政党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简评 成果 改革开放 现代化建设 
中国政党
《团结》2010年第3期25-25,共1页
中国近代的政党,是随着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外国政党政治的传人,适应救亡、变法等政治斗争的需要,于19世纪末产生的。20世纪20-40年代。随着民族解放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展开。在中国形成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中国国民党和...
关键词:中国国民党 政党政治 民族资产阶级 民族解放斗争 阶级利益 19世纪末 中国共产党 政治斗争 
中国政党制度框架下的党际监督被引量:2
《团结》2010年第1期13-15,共3页游秀凤 
现阶段.对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职能.人们认识上还不够清晰.实际运作中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常常流于形式,人们对其象征意义已远远超过了对其实际效果的重视。如何有效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让民主党派不仅仅成为执政党的“智囊团”...
关键词:执政党 党际监督 制度框架 中国 民主监督职能 民主党派 “思想库” 实际运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