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偃麦草

作品数:162被引量:615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洪刚辛志勇畅志坚张增艳张晓军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山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基因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间偃麦草全基因组的选择
《江苏农业科学》2022年第18期54-59,共6页郭鹏 曹晟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9JCYBJC24800)。
为了有效实现中间偃麦草全基因组的选择,选用GBLUP,贝叶斯方法中的BayesA、BayesB、BayesCπ,使用5倍交叉验证的方式进行中间偃麦草7种不同性状全基因组的选择研究。结果显示,用4种方法估计7种性状育种值的最优准确度分别是0.673±0.056...
关键词:基因组选择 贝叶斯方法 交叉验证 中间偃麦草 选种选育 
抗条锈病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7St二体异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被引量:2
《麦类作物学报》2021年第10期1189-1196,共8页于军伟 王斯文 姚广平 赵继新 陈春环 吉万全 王长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0102000);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ZDLNY04-06)。
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携带很多优异基因,是小麦重要的三级基因库。为了将中间偃麦草的优异基因导入小麦,以普通小麦品种阿勃的缺体系为母本,以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远中4为父本,通过远缘杂交,获得普通小麦-中...
关键词:中间偃麦草异 二体异附加系 基因组原位杂交 分子标记分析 条锈病抗性 
中间偃麦草种质改良及基因组学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7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0年第6期1385-1394,共10页蒋勃 张淑欣 王惠 史玥 李紫琪 朱蕾 宋维富 杨雪峰 宋庆杰 李新玲 张延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0102);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HSDSSCX2019-16);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010231076)。
中间偃麦草作为禾本科小麦族多年生物种,是小麦的多年生野生近缘种,具有根系发达,生长势强,大穗多花且具有抗病、抗旱、抗寒、耐盐碱和高蛋白等优良性状。研究表明,改良中间偃麦草以选育粮饲兼用型多年生作物潜力巨大。本文综述了中间...
关键词:中间偃麦草 驯化 远缘杂交 基因组 
小麦种质CH7015中抗白粉病基因的SSR定位被引量:5
《华北农学报》2019年第6期203-208,共6页郭慧娟 贾举庆 李欣 乔麟轶 阎晓涛 任永康 常利芳 张树伟 畅志坚 张晓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1006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项目(YGG17123;YCX2018D2YS01);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03D221018-5;201703D211007;201803D421020);山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平台项目(201605D151002)
为了明确小麦与八倍体小偃麦远缘杂交培育的小麦新种质CH7015中抗白粉病基因的来源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将CH7015与感病品种台长29杂交,对其F1、BC1、F2群体接种白粉病,进行抗病性鉴定和抗感杂交后代的遗传分析,选取分布于小麦21...
关键词:小麦 抗白粉病基因 中间偃麦草 分子作图 SSR标记 
中间偃麦草TiAP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山东农业科学》2017年第10期1-9,共9页田秋菊 宋静 杨艳琳 许田 王洪刚 封德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2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171552)
本研究从烟农15和中间偃麦草杂交所得的小偃麦异附加系SN6306中克隆得到TiAP1基因的全长序列,该序列全长1 272 bp,预测编码423个氨基酸。通过Blast P分析,发现其属于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TiAP1蛋白含有信号肽且位于...
关键词:小偃麦异附加系 TiAP1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白粉病 
抗白粉病基因PmCH1302的遗传分析及染色体定位被引量:3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7年第2期318-324,331,共8页张晓军 马原丽 郭慧娟 张小辉 乔麟轶 李欣 詹海仙 畅志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102004-07);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01D102051;201601D011001);山西省农科院重点项目(YZD1501);山西省农业攻关项目(20150311001-1);国家青年基金(31601303)
CH1302是以来源于中间偃麦草的八倍体小偃麦TAI7047为桥梁亲本选育的高抗白粉病的小麦新品系,对白粉菌多个流行小种均表现出良好抗性。为了解其抗白粉病基因来源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对绵阳11×CH1302的F_1、F_2及F_(2∶3)家系进行了...
关键词:中间偃麦草 白粉病抗性 SNP SSR 连锁图谱 
抗条锈病小麦-中间偃麦草-华山新麦草杂种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被引量:2
《种子》2016年第10期6-9,共4页王艳丽 王伟 陈天青 隋建枢 何庆才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经费资助(编号:CARS-2-43)
小麦近缘物种中蕴藏着许多优良基因,创制三属杂种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对4个F6代株系采用农艺性状调查、PMC染色体配对观察、GISH和SDS-PAGE等方法分析。结果表明,4个株系的染色体数目均为42条,K-13-649-3、K-13-663-2在细胞遗传...
关键词:中间偃麦草 华山新麦草 基因组原位杂交 易位系 
抗条锈病基因YrCH5026的遗传分析及分子定位被引量:6
《华北农学报》2015年第5期7-15,共9页侯丽媛 乔麟轶 张晓军 李欣 詹海仙 畅志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1839);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13081007);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30311001-5);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13131025)
CH5026是携带中间偃麦草抗病基因的渗入系。为了更好地利用CH5026,拓宽小麦抗性育种资源,对其抗条锈性来源和遗传模式进行了分析,对抗性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并构建了遗传连锁图谱。在苗期和成株期对CH5026及其亲本分别接种条锈菌流行小...
关键词:小麦 中间偃麦草 渗入系 条锈病 分子定位 
小麦新种质CH09W80抗白粉病基因遗传分析及分子定位被引量:5
《山西农业科学》2015年第9期1069-1072,共4页马原丽 畅志坚 郭慧娟 詹海仙 李欣 乔麟轶 任永康 张晓军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50311001-1;20130311001-5);山西省青年基金项目(2015021145);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攻关项目(15YGG0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重点科研项目(YZD1501)
CH09W80是由八倍体小偃麦TAI7047与高抗小麦白粉病品种晋太170杂交/回交选育出的抗白粉病小麦新种质。苗期对我国广泛流行的白粉菌株E09,E20,E21表现为免疫或近免疫,抗性表现与其亲本TAI7047相似。CH09W80与感病亲本绵阳11杂交F1及F2遗...
关键词:  中间偃麦草 抗白粉病 遗传分析 分子标记 
小麦–中间偃麦草渗入系抗白粉病基因PmCH7124的分子定位被引量:9
《作物学报》2015年第1期49-56,共8页李建波 乔麟轶 李欣 张晓军 詹海仙 郭慧娟 任永康 畅志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1839);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13081007);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30311001-5)资助
小麦新种质CH7124由八倍体小偃麦TAI8335与高感白粉病小麦品种晋麦33杂交后代衍生而来,在苗期对白粉病菌株E09、E20、E21、E23、E26、Bg1和Bg2表现免疫或高抗,抗病表现与TAI8335及其野生亲本中间偃麦草相似。基因组原位杂交未检测到CH7...
关键词:小麦–中间偃麦草渗入系 白粉病抗性 GISH SSR标记 连锁图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