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寿命

作品数:195被引量:30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岱云李焰生吴学思尚克中程英升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人口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人口寿命性别差距的变动机制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4期149-150,共2页陈昊 陈岱云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寿命性别差距的变动情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已经进行了7次全国人口普查。将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关死亡或寿命的资料整理为两个方面的数据可以让我们从两个侧面观察人口寿命的性别差距及其变动情况:一是人...
关键词:全国人口普查 人口寿命 侧面观察 资料整理 性别差距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新中国成立以来 总人口 
气象条件与人口变动的相关关系研究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年第4期239-240,共2页张玉翠 
本文主要从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人口变化的关系揭示了长期的气象条件的改变对人口变动的影响,又通过短期内气象条件的改变对人口变动的分析,揭示了短期气象条件的改变对人口变动的影响。
关键词:气候变化 人口出生率 人口寿命 
用安全感温暖“老去”的世界
《山西老年》2017年第5期14-14,共1页张慧中 
这个看起来喧闹异常的世界,正在加速变“老”。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修订版》显示,截至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当前的73亿增加至97亿。而由于全球生育率下降、人口寿命增长等因素,老年人口占比呈上升趋...
关键词:世界人口 安全感 温暖 老年人口 人口数量 生育率下降 社会事务 人口寿命 
83.18岁,上海户籍人口寿命领先全国
《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第16期26-26,共1页
据2016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海市户籍人口预期寿命为83.18岁,领先于全国2015年的76.1岁,紧追全球最高的人均预期寿命国家日本的83.7岁和瑞士的83.4岁。
关键词:户籍人口 上海市 人口寿命 预期寿命 数据显示 老龄事业 老年人口 
中国人口死亡率改善水平比较分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经济管理》2015年第9期00016-00016,共1页费智燕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的死亡率在不断下降,尤其是近十年以来,我国人口的死亡率下降趋势最为明显。我国婴儿与老人死亡率明显降低,女性死亡率改善状况比男性死亡率要好,城市人口死亡率改善状况比农村人口死亡率改善状况要好,参加...
关键词:死亡率 医疗保险 人口寿命 
用安全感温暖“老去”的世界
《党建文汇(下半月)》2016年第2期48-48,共1页张慧中 
这个看起来喧闹异常的世界,正在加速变“老”。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修订版》显示,截至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当前的73亿增加至97亿,而由于全球生育率下降、人口寿命增长等因素,老年人口占比呈上升趋...
关键词:世界人口 安全感 温暖 老年人口 人口数量 生育率下降 社会事务 人口寿命 
圣卡洛鲁斯老年人之家,弗莱堡,德国被引量:1
《世界建筑》2015年第11期44-49,共6页PEG mbH 
人口增长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政治的最大难题之一,随着人口寿命的增长,老龄化对社会和医疗保障政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针对不再适宜单独居住和患病需要照料的老年人,将传统的"居家养老"观念向"机构养老"转变,以及怎样才能改善其所...
关键词:老年人 弗莱堡 德国 居家养老 社会经济 人口增长 人口寿命 医疗保障 
皖东地区人口寿命追溯性研究及结果分析被引量:2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1638-1640,共3页胡墨农 孙觉非 耿岳 
准确的了解当地人口的寿命对当地发展的决策非常重要。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平均预期寿命",它仅是一种预测,与人的实际寿命并不完全相同。使用"追溯"法研究人口寿命能对其进行佐证、完善或者补充。通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实地到公墓采...
关键词:人口 寿命 追溯 
中国人口寿命延长与社会发展
《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4期311-312,共2页陈岱云 
关键词:中国 社会发展 人口普查 延长 寿命 总人口 历史演变 人口数量 老人 人口寿命 
河北阳原姜家梁新石器时代遗址人口寿命研究被引量: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62-66,共5页李法军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课题号J0030094)
文章运用体质人类学和人口学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对出自河北阳原姜家梁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古人类的人口寿命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显示,男女两性的死亡高峰期是在壮年期和中年期,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人群中也是比较普遍的。这两个时期女性平...
关键词:姜家梁 新石器时代 人口寿命 死亡率 性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