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

作品数:2451被引量:41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孙晓勇王晓琨陈玉杨光忠格非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崇桃民俗多重文化意蕴之交融与溯本
《新疆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129-135,共7页胡垚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法云佛学研究”(16FZJ002);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金项目“清代笔记文学中佛道人物及文化研究”(2018SQN01)的阶段性成果
自古以来,桃木、桃花、桃实皆被赋予特殊的文化意蕴:桃木具辟邪之能,被广泛用于各种祓禳祭祀场合,更有神话、历史、语言等多重视角之文化阐释;桃花成为年轻貌美女子的象征,人面桃花亦形成独特的文学传统模式;桃实,尤其是蟠桃,则作为延...
关键词:桃木辟邪 人面桃花 仙桃 太阳神性 阴阳更迭 
后人类与艺术的纠葛——兼论穿梭于人与非人之间的身体图景被引量:2
《艺术广角》2018年第4期4-11,共8页臧娜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当代青年传统艺术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课题批准号L15AZW002);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数字化剧场艺术创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16BB026)的研究成果
一、问题的源起:从肉身焦虑到"技""艺"交融 人类对自身不完满性的焦虑由来已久。矗立吉萨高地数千年之久的狮身人面像,恒久守卫两河文明遗迹的人首翼牛像,甚至那个集猴性、魔性、人性于一身的孙悟空,这些似人非人却天生异禀的文化...
关键词:艺术想象力 人类 非人 身体 狮身人面像 文明遗迹 焦虑 孙悟空 
格非小说转型与中国叙事传统——以《隐身衣》为例被引量:3
《文艺评论》2016年第8期105-111,共7页王增宝 
中央高校基金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编号:XQ1502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编号:QT1500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清文人在日本的写作与汉文圈内华文学的成立研究(编号:14CZW036)]
2004年,格非发表了乌托邦三部曲的第一部《人面桃花》。这时,距离《欲望的旗帜》(1996年)已有9年时间。虽然从1997到2003年,格非写出了《解决》《月亮花》《沉默》《马玉兰的生日礼物》《戒指花》等12篇中短篇小说,但作家本人在提及...
关键词:格非 叙事传统 小说写作 戒指花 中短篇小说 人面桃花 隐身衣 生日礼物 月亮花 废名 
从人面兽身到三寸金莲——论神话与艺术中的足部意象被引量:2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年第6期20-25,共6页李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跨媒介叙事研究"(编号:14CZW005)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文字与图像记载的人面兽身神入手,考察中国文化中的足部意象的源起与变化。上古时期艺术造型中人面兽身神的形制在足部的不确定,恰恰说明先民们对它的关注,是研究先民思维的重要线索。神话里人面神将脚作为感孕生子的媒介,由此可...
关键词:足部意象 人面兽身 神人纹 感孕 以莲喻足 
论舒位的咏剧诗被引量:1
《古籍研究》2015年第2期61-66,共6页肖阿如 王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咏剧诗歌整理与研究”(13BZW103)
舒位(1765-1816),字立人,号铁云,又字犀禅,河北大兴人(今属北京)。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在河间府与贵州作幕客多年。擅诗文词,与王昙、孙原湘被誉为"乾隆后三家",著有《瓶水斋诗集》十七卷,《瓶水斋诗别集》二卷。舒位擅戏曲创作,其...
关键词:舒位 戏曲创作 瓶水斋诗集 孙原湘 四弦秋 瓶笙馆修箫谱 琵琶赚 桃花人面 圆圆曲 论曲绝句十四首 
西辽河流域人面岩画考古年代分析研究被引量:4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4年第2期57-62,168,共6页孙晓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西部岩画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研究"(项目编号:10BM2030)
中国人面岩画类型在岩画系统中是最具特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一类,而突出眼睛表现的西辽河流域人面岩画更具特殊性。然而,西辽河流域人面岩画的重要性及其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尚未被岩画研究者普遍认识,有待于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根...
关键词:西辽河流域 人面岩画 考古年代 
作为一种眼睛信仰的岩画——西辽河流域人面岩画探究被引量:5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2年第6期123-127,共5页孙晓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西部岩画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10BM2030)
人面岩画是岩画中文化内涵最为丰富、最具特色的岩画类型,尤其是西辽河流域的人面岩画,在中国岩画中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表达实践,其人面岩画制作上更加突出眼睛的表达。这种对眼睛的特殊关照在西辽河流域的远古文化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关键词:眼睛信仰 西辽河 人面 岩画 
试论长安桃溪堡的旅游文化变迁与现代启示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1年第8期9-14,共6页张祖群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资助项目(PHR20110831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CZH08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GL049);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青年专项(BGA08056)科研成果之一
唐诗《题都城南庄》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人面桃花"的故事取自唐人孟《本事诗·情感第一》中的记录。诗中所涉及的长安桃溪堡,自宋迄今虽屡经变迁,"人面桃花"却依然是其不变的文化意象,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人。人面桃花悲剧爱情故事对...
关键词:旅游文化 人面桃花 现代启示 文化变迁 长安 文化意象 美学研究 中国当代 
安徽铜陵出土青铜人面牌与雕题习俗被引量:1
《中国历史文物》2010年第2期29-33,F0002,共6页朱华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皖南商周青铜器的整理与研究>项目成果之一;项目号05BKG003
雕题即额头雕刻花纹,属于一种特殊部位的纹身。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在南方地区的某些民族中即已存在,但迄今为止类似的考古学证据却很少见。皖南出土了一件属于春秋时期的青铜人面牌,其额头上刻有纹饰,地域上又与文献记载相吻合。本文...
关键词:春秋时期 雕题 青铜人面牌 
论城洋铜器群中青铜泡、人面与兽面饰及弯形器的用途被引量:4
《西部考古》2008年第1期91-103,共13页王志友 赵丛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06BKG005;西北大学“211工程”经费资助
位于汉中盆地的城固和洋县境内,历年来有多批商代青铜器出土。以城洋铜器群所代表的文化面貌,构成商代一支地方特点明显的文化;据研究这支青铜文化所代表的人群的族属应与早期巴人的一支有关。这些青铜器中的三角援戈、钺、人面饰、兽...
关键词:青铜 文化 城洋 代表 弯形 地方 兽面 青铜器 人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