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河流域

作品数:290被引量:1115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滕海键杨艳昭韩茂莉孙晓勇封志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赤峰学院北京大学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西辽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的影响
《人民黄河》2025年第3期78-83,共6页杨晶晶 江善虎 崔豪 卫林勇 王元疆 徐慧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YFC3212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479009)。
为探求西辽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及影响因素,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模型填补2002年4月至2020年12月GRACE和GRACE-FO两代卫星之间的缺失数据,采用水量平衡方法,分析流域陆地水储量时空变化特征,并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西辽河流域...
关键词:陆地水储量 GRACE LSTM 水量平衡 西辽河流域 
西辽河流域黄土研究进展与展望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2025年第1期8-20,共13页姚振远 
西辽河流域是东北黄土的分布亚区之一,流域内广泛分布着风成黄土沉积物,是研究区域环境变化的理想材料。本文从该区黄土沉积物的沉积与分布特征、形成年代、可能的物质来源、黄土沉积反映的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等方面...
关键词:黄土 西辽河流域 年代地层学 气候变化 物质来源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量供给和洪水调节服务的影响
《水力发电学报》2025年第1期77-97,共21页刘文倩 李萍 乔子戌 谢展 唐莉华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2021ZD0015);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2023-YBSF-380)。
西辽河流域属于典型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水量供给和洪水调节服务的影响,对于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构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GBHM),结合生态系统服务指数评价法,分析了西辽河流域1990...
关键词:西辽河流域 土地利用 水量供给服务 洪水调节服务 分布式水文模型 
基于水量平衡原理和Budyko假设的强人类活动干扰下西辽河流域径流衰减归因分析
《水资源保护》2024年第6期165-172,共8页王宣宣 刘欢 胡鹏 贾仰文 季叶飞 党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22902、5239423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WR0145B022021);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SKL2022ZD01)。
针对Budyko假设在强人类活动干扰流域应用的不足,将其与水量平衡原理相结合,量化降水、潜在蒸散发、下垫面和人类用耗水变化对西辽河及其3大支流(老哈河、西拉木伦河和乌力吉木仁河)流域实测径流衰减的贡献。结果表明:1956—2020年西辽...
关键词:强人类活动干扰 水量平衡 Budyko假设 径流衰减 归因分析 西辽河流域 
西辽河流域史前礼乐综考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5-13,共9页邵国田 王冬力 
本文对近年来在西辽河流域考古发掘出土的史前乐器和各博物馆收藏的古乐器进行梳理,综合分析同类乐器的不同形制,以六种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为顺序,以陶鼓为主要内容,纵向归纳出西辽河流域乐器特征和同类乐器的变化规律,对各种乐器制作...
关键词:西辽河流域 新石器时代乐器 陶鼓 原始宗教 
龙出辽河 礼出红山
《刊授党校》2024年第12期8-9,共2页张颖 
在中国北方的辽阔大地上,有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西辽河流域。在这里,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中华文明起源的“满天星斗”中,在古老历史的深邃苍穹下,闪耀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辉。中华文明之河波澜壮阔,在这...
关键词:红山文化 牛河梁遗址 西辽河流域 中华文明起源 静水深流 土地 神秘 
红山文化百年考古发掘史
《刊授党校》2024年第12期20-21,共2页朱忠鹤 
红山文化距今6500年至5000年,在时间轴线上横跨了1500年。这支重要的文化分布在西辽河流域、大小凌河流域和滦河流域及周边地区,涉及今天辽宁、内蒙古和河北三省区共20万平方公里。
关键词:红山文化 考古发掘 西辽河流域 小凌河流域 滦河流域 内蒙古 
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人骨古DNA研究现状
《草原文物》2024年第4期107-113,共7页戴沈汝 王明辉 崔银秋 
“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之“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古代人群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课题编号:2020YGC1521607);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红山文化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六大考古学文化区之一的西辽河流域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中红山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模式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现代考古学已从动植物遗存、陶器、玉器等实物资料对红山文化进行了诸多研究与解析,但对创造...
关键词:西辽河流域 红山文化 古DNA 
敖汉水泉墓出土胡人乐舞纹青白玉带研究
《文物》2024年第11期59-69,1,共12页刘国祥 石婷婷 田彦国 
敖汉水泉墓出土的胡人乐舞纹青白玉带,纹饰独特,工艺精湛。其制作年代难有定论,以致无法展开深入研究。本文以出土实物、文献记载和多种视觉图像材料相互印证,对此玉带的形制、工艺和装饰内容进行系统分析;从装饰题材和样式特征入手,考...
关键词:辽代 西辽河流域 视觉图像 演变脉络 装饰题材 装饰内容 青白玉 中华文明 
西辽河流域凤鸟岩刻的调查与研究——以康家湾子鸱鸮面岩刻为例
《东方收藏》2024年第11期27-29,共3页苑嘉伟 
西辽河流域的鸟类造型岩画并不多见,赤峰地区的寥寥几幅都是采用直观刻画整体的艺术表现手法。与之不同的是,康家湾子鸱鸮面岩刻采用突出刻画面部特别是眼睛的方式对其进行抽象表达。文章将该鸱鸮面与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西辽河流域涡...
关键词:鸱鸮 康家湾子 红山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