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岩心

作品数:54被引量:466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卢祥国叶仲斌施雷庭皮彦夫金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东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石油物探》《石油钻采工艺》《地球物理学进展》《内蒙古石油化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三维人造岩心的流场主控因素分析
《石化技术》2024年第11期244-246,共3页李祯 郭奇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胜利油田特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2011ZX05011)。
针对不同含水阶段下剩余油变化规律不明及流场描述难度大的问题,通过制作三维人造岩心确定高含水油藏流场演变过程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透率极差、油水黏度比、注入速度对于优势渗流场形成时机的影响较大;优势渗流场以水驱特征曲线上翘...
关键词:水驱油藏 流场分布 主控因素 剩余油 
易碎煤岩制备方法及其孔渗参数测试技术
《非常规油气》2024年第1期56-61,共6页张波 刘成 陈建奇 柳雪青 李洋冰 马立涛 杨江浩 乔方 
中国海油石油集团公司资助项目“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实验平台建设”(CNOOC-KJ PT GCJS 2021-01)。
由于煤岩脆性强,结理、裂缝发育,难以制备为标准柱塞,导致其常规孔渗实验难以展开。采用岩心浇筑技术,建立了一种非柱塞状煤岩孔隙度、渗透率测定方法,将易碎煤岩切割成长方体后,利用环氧树脂胶将长方体煤岩塑型成圆柱状,并进行孔隙度...
关键词:煤岩 人造岩心 孔隙度 渗透率 圆柱状 
油藏型储气库多周期运行达容规律研究被引量:1
《内江科技》2023年第3期128-129,共2页程泽华 王怀林 雷函林 钟志聪 王懿 马欣健 
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JDPG油藏型储气库库容计算方法及库容影响因素研究”(YKJCX2020107)
本文针对油藏型储气库运行特征:注气-焖井-采气,采用人造岩心,设计模拟储气库多周期运行的长岩心注采实验,通过驱替效率以及含气饱和度分析,研究达容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多轮次注采,库容呈逐渐增加趋势,趋向于最大库容量。储气库由...
关键词:储气库 天然气储存 达容规律 驱替效率 人造岩心 长岩心 注气 含气饱和度 
基于吉洪诺夫正则化的人造天然气水合物地层骨架数字化制备技术被引量:1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3期876-889,共14页郑明明 王晓宇 韦猛 刘天乐 蒋国盛 高震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02389,4150234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E0204300);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20YSJS15);岩土钻掘与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重点项目(201902);成都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10912-2019KYQD-06874)。
以地质资料丰富、成藏条件良好的美国阿拉斯加北部斜坡Mount Elbert井Unit C-GH1井段水合物地层为参照对象,将岩心制作工艺、宏观物性和微观孔隙3个方面有机结合,采用控制变量、正交分析以及吉洪诺夫正则化等方法,建立岩心工艺参数、渗...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地层 人造岩心骨架 宏−微观物性 吉洪诺夫正则化 数学模型 数字岩心技术 
中高渗油藏油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9-12,共4页王曦 
胜利油田整装油田长期进行注水开发,已经进入特高含水阶段,储层非均质性对水驱效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目前,国内外主要通过油藏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平面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根据S32油田现场井组情况,制作3组大...
关键词:储层平面非均质性 水驱试验 人造岩心 非均质模型 
疏松砂岩人造岩心制作方法研究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9年第8期18-20,共3页王玲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海上稠油高效开发新技术”(2016ZX05025-001-004)
疏松砂岩储层岩石胶结性差、结构疏松及强度小,在常规取心条件下取得的岩心不能满足室内流动实验的要求,且现场取心成本高,给室内研究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在调研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形成了疏松砂岩人造岩心制作方法,制作并评价了疏松...
关键词:疏松砂岩 人造岩心 制备技术 相似性 
非常规人造岩心研究进展综述
《石化技术》2019年第6期119-120,共2页王玲 马毅超 杜晓宏 
大量文献表明:非常规人造岩心中的水合物岩心与泥页岩岩心的制作技术处于初期阶段,数字岩心已形成一些理论方法,其在微观渗流领域的应用具有文阔的前景.
关键词:非常规人造岩心 制备技术 发展趋势 
基于BP神经网络原理的人造岩心配比设计模型被引量:1
《油田化学》2019年第1期174-180,共7页秦正山 罗沛 张文昌 刘先山 谢晶 周建良 
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气水交替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实验研究"(项目编号YKJCX1620138)
利用人造岩心模拟已知物性参数的地层条件来替代天然岩心,已成为天然岩心存量较少条件下石油开发室内研究的一种趋势。通过综合全面地考虑人造岩心物性参数的影响因素,制定人造岩心配比设计正交方案,制备人造岩心,测试物性参数,分析预...
关键词:人造岩心 灰色关联法 BP神经网络 模型设计 
封堵评价用微裂缝岩心的模拟及模拟封堵实验被引量:4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8年第5期18-21,共4页闫晶 
"十三五"国家重大专项"大庆油田持续有效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之"深层天然气高效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6E-0211)
采用不同厚度的金属箔片和胶凝材料浇筑出了微裂缝岩心,配合高温高压失水仪外筒和泥浆杯,通过监测30min内的漏失量,即可开展微裂缝岩心封堵评价实验,评价钻井液的封堵效果。通过微观观察法和流量计算法对制作的微裂缝的表面形态和开度...
关键词:微裂缝 裂缝模拟 人造岩心 封堵评价 钻井液封堵 
基于地质背景约束的低渗透–致密人造岩心制备研究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2018年第4期780-787,共8页翟秀芬 余小波 张群双 白鲁山 李勋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下古生界–前寒武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规律、关键技术及目标评价,2016ZX05004;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规律、关键技术及目标评价,2017ZX05001;中国石油重大项目——大中型岩性地层油气藏富集规律与关键技术,2016B-03。
基于地质背景约束的高温高压物理模拟实验,开展低渗透-致密人造岩心制备研究,明确关键温度300℃与关键压力220 MPa,制备的岩心孔隙度小于12%,渗透率小于1.0 mD。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微米CT及高压压汞系统分析人造岩心与相...
关键词:人造岩心 低渗透 致密 地质条件约束 孔隙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