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关系

作品数:428被引量:440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世龙冯昭奎吕耀东刘江永田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南开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日本陆军对华盛顿会议认知的转变及其影响
《世界历史》2024年第5期43-59,175,176,共19页郭循春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日本官方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与政策研究”(20YJC770010)的阶段性成果。
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前夕,日本陆军以相对积极的态度参与会议准备工作,制定了参会目标及相关议题的应对策略,且未在会后对会议结果表现出明显的不满。1923年后,陆军突然改变了上述态度,开始抨击华盛顿会议及《九国公约》。陆军转变态...
关键词:华盛顿会议 日本陆军 日美关系 协调主义 对华政策纲领 
过程构建与关系利用:日本决定“排污入海”的生成逻辑
《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政治)》2022年第1期64-76,共13页尹晓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战后日本核政策研究”(编号:16ASS002);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日本’现实拥核研究”(编号:AS1913)。
日本“排污入海”的决策取向是在其主导、设计和构建的一个历史过程中孕育的,其决策权力是以关系本位为基础、利用过程中国家间关系“孕化”的。“过程构建”和“关系利用”的互动耦合及其演进,形塑了日本决定“排污入海”的生成逻辑。...
关键词:福岛核事故 核污水 核治理 日美关系 过程构建 关系利用 
过程构建与关系利用:日本决定“排污入海”的生成逻辑被引量:10
《日本学刊》2021年第4期15-34,144,145,148,149,共24页尹晓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战后日本核政策研究”(编号:16ASS002);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日本‘现实拥核’研究”(编号:AS1913)。
日本"排污入海"的决策取向是在其主导、设计和构建的一个历史过程中孕育的,其决策权力是以关系本位为基础、利用过程中国家间关系"孕化"的。"过程构建"和"关系利用"的互动耦合及其演进,形塑了日本决定"排污入海"的生成逻辑。"过程构建"...
关键词:福岛核事故 核污水 核治理 日美关系 过程构建 关系利用 
日美核能合作的历史缘起(1945—1955)被引量:4
《世界历史》2020年第1期1-14,I0002,共15页尹晓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战后日本核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6ASS002);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项目编号:AS1913)的阶段性成果。
日美核能合作是迄今世界上唯一原子弹“轰炸国”与“被炸国”之间的合作。美国对日核政策的演进路径既是其全球战略的内在要求,又是绑架日本依赖美国发展核能构想的必然产物,更是约束日本核武装诉求的因应考量。“天佑论”“无核战败论...
关键词:日美关系 核武器 核垄断 核能协定 
亚洲开发基金构想:战后日本构建地区经济秩序的挫败
《日本问题研究》2019年第4期73-80,共8页文阡箫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编日本史”(13&ZD106);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706205077)
20世纪50年代后期,日本重返国际社会后迅速崛起,实现了经济复兴并进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岸信介内阁成立后,提出“亚洲开发基金”构想,旨在以东南亚的资源、日本的技术与美国的资金形成“三位一体”模式,建立起日本主导的地区互补型经...
关键词:亚洲开发基金 地区经济秩序 岸信介 日美关系 东南亚开发 
试论美国对日本修宪的政策被引量:1
《东北亚学刊》2018年第5期43-49,共7页张立猛 乔林生 
日本修宪不仅是日本内政问题,也是日美关系中的重要议题之一。根据外交档案、政府报告和国会记录等资料,可以发现美国是日本宪法的起草制定者,也是日本修宪的始作俑者。日本修宪运动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与美国有着密切关系。日本宪法颁...
关键词:日本宪法 修宪 日美关系 美国外交 
试论美国对靖国神社问题的政策
《国际论坛》2017年第5期22-26,共5页乔林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编日本史"(编号13&ZD10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日本潜在核武装研究"(编号15BJG006)的中期成果
靖国神社问题不仅是日本与中韩等亚洲受害国之间的政治障碍,也是日美关系中不可回避的外交问题。根据外交档案、政府报告及当事人回忆等,可以发现美国原本就是靖国神社问题的"接生婆",靖国神社问题的产生、发展与演变,与美国存在密切关...
关键词:靖国神社问题 日美关系 历史问题 
从“潜在拥核”到“现实拥核”:日本核政策的两面性与暧昧性——基于日本加入《核不扩散条约》的分析被引量:4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110-134,共25页尹晓亮 文阡箫 
天津社科基金项目"日本从‘潜在拥核’到‘现实拥核’的转向研究"(项目编号:TJZZ15-003)的阶段性成果
挖掘和揭示日本加入《核不扩散条约》的历史过程与演进逻辑,是客观把握、准确理解其真实核诉求的重要基础。尽管其"外在逻辑"中的"被选择"与"内在逻辑"中的"自选择"之间呈现出"二元对立"关系,但正是这种形式逻辑上的悖论,才真实演绎并...
关键词:日本 核政策 核不扩散条约 核武装 日美关系 
日美安保体制中的冲绳问题被引量:2
《外国问题研究》2010年第2期68-71,共4页龚娜 
冲绳的驻日美军基地是维持日美安保体制的核心内容,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和国务院围绕是否将冲绳归还日本的问题发生分歧,最终主张归还的一方占据上风,其战略意图体现为,力求以归还冲绳为契机,进一步增强作为美国亚洲战略依托的日美安...
关键词:日美安保体制 冲绳问题 “事前协商” 日美关系 
政治家的悲剧与外交家的困境──鸠山·吉田比较论
《外国问题研究》1995年第Z1期39-44,共6页徐思伟 
政治家的悲剧与外交家的困境──鸠山·吉田比较论南开大学博士生徐思伟鸠山一郎(1883~1959),与吉田茂(1878~1967),都是日本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与外交实践家,战后均多次执掌政权,叱咤风云,成为领导...
关键词:家的悲剧 外交家 日美关系 吉田内阁 自由党 日本外交 外交思想 占领体制 日苏关系 议会政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