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作用

作品数:31被引量:22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曾令森高利娥刘贻灿钟增球范蔚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世界地质》《地学前缘》《矿物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太湖冲击坑:沉积岩中冲击变质现象新证据
《地学前缘》2024年第6期320-330,共11页王鹤年 陈旸 盛雪芬 钱汉东 
南京大学太湖项目预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030);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08-II-04)。
总结了15年环太湖及内部岛屿的研究的成果。太湖具有震裂锥、冲击变质角砾岩、石英岩的冲击变质现象(PDFs,PFs)和冲击熔融作用等冲击坑诊断性特征。构成冲击坑理想剖面的气化熔融带冲击变质带冲击变质角砾岩和裂隙带等要素完备,确证了...
关键词:太湖 冲击坑 震裂锥 冲击变质作用 冲击熔融作用 靶岩 
西藏南部新生代东西向伸展作用的深部岩浆作用响应
《地球学报》2024年第6期871-881,共11页曾令森 高利娥 胡古月 徐倩 田怡红 董汉文 王亚莹 严立龙 赵令浩 李广旭 邸英龙 郝光明 王海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1YFC2901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372070,92055202);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编号:2019QZKK070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J2310);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221817,DD20221630)。
随着新生代喜马拉雅山链的崛起,西藏南部经历了显著的东西向伸展作用,形成一系列近南北向展布的裂谷。伴随着增厚岩石圈的对流减薄或者拆沉,软流圈上涌,藏南岩石圈地幔和中下地壳发生顺次部分熔融作用,形成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各异的...
关键词:硅质碳酸岩 煌斑岩 顺次部分熔融作用 含水熔融作用 伸展作用 藏南 
喜马拉雅造山带聂拉木地区渐新世深熔作用的厘定被引量:2
《岩石学报》2024年第5期1565-1586,共22页高利娥 曾令森 赵令浩 严立龙 李广旭 王亚莹 王海涛 王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2901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2070、92055202);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项目(2019QZKK070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J2310);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21817,DD20221630)联合资助.
喜马拉雅新生代淡色花岗岩记录了地壳深熔作用和花岗岩侵位的地球化学和构造物理效应。与形成于增厚地壳条件下和伸展背景下的始新世和中新世花岗岩相比,渐新世花岗岩分布比较局限,且源区和形成机制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位于喜马拉雅造...
关键词:聂拉木 渐新世花岗岩 含水部分熔融作用 高喜马拉雅岩系折返 喜马拉雅造山带 
滇西漕涧地区崇山造山带伟晶岩的发现与地质意义被引量:2
《矿物学报》2020年第5期584-594,共11页黄亮 吴嘉林 王晓林 熊波 浦涛 朱勋早 方雄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60345-02,DD20160016-11);云南省地勘基金项目(编号:D201901)。
在滇西大理漕涧地区地质调查期间对崇山造山带的岩浆岩进行调查研究,新发现了一套白色伟晶岩。该伟晶岩与母岩相伴呈条带状和局部网纹状,并组合成一岩浆混合岩带,根据岩浆源差异,可细分为二长花岗质和碱长花岗质2类,其中以二长花岗质为...
关键词:崇山造山带 伟晶岩 喜马拉雅期 始新世 中新世 造山晚期 熔融作用 隆升 
断裂熔融作用中单质铁的形成及其指示的孕震环境被引量:5
《岩石学报》2019年第6期1875-1891,共17页张蕾 李海兵 孙知明 曹勇 王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20104006、41830217、41802223、41602226);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8M640163);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DMSM2019002)联合资助
目前缺乏来自于地震断裂带的假玄武玻璃的原始特征研究,制约着我们对地震孕震环境和地震发生机制的认识。本文以龙门山断裂带汶川科钻2号钻孔岩心的碎裂岩及花岗闪长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氩气环境下的高温加热实验(最高温度达1750℃)、显...
关键词:假玄武玻璃 高温实验 孕震环境 大地震活动 龙门山断裂带 
大中型豆荚状铬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被引量:4
《地质科技情报》2019年第2期217-225,共9页刘婷 郑有业 郭统军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1083);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121201004000150017-101)
豆荚状铬铁矿作为冶金工业重要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大中型豆荚状铬铁矿常常发育在SSZ(suprasubduction zone,超俯冲带)型蛇绿岩中,但在很多SSZ型蛇绿岩中只发育了小型矿床甚至矿化点。因此,在讨论含铬矿和不含铬矿蛇绿岩体地球化...
关键词:大中型豆荚状铬铁矿 蛇绿岩体 成矿地球化学指标 中等程度部分熔融作用 
豆荚状铬铁矿床成矿地球化学指标对比和成矿作用讨论被引量:2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9年第1期176-183,194,共9页刘婷 郑有业 王朋冲 杨伟光 郭统军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04000150017-101);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1083)
豆荚状铬铁矿主要赋存于地幔橄榄岩中,与方辉橄榄岩密切相关。在全球的分布与蛇绿岩带分布基本一致,但并非所有蛇绿岩体都赋存有铬铁矿,且其中赋存的铬铁矿体规模和分布都是很不规律的。我们对比研究了国内外9个含铬矿和4个不含铬矿蛇...
关键词:豆荚状铬铁矿 蛇绿岩体 地球化学成矿指标 部分熔融作用 地幔交代作用 
豆荚状铬铁矿床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20
《地球科学》2018年第4期991-1010,共20页陈艳虹 杨经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40930313);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No.1212011502720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No.J1526)
豆荚状铬铁矿是蛇绿岩的特征性矿产,对其成因的认识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包括:(1)早期岩浆熔离;(2)地幔熔融残余;(3)熔体-岩石反应.豆荚状铬铁矿及其围岩地幔橄榄岩中大量异常地幔矿物群的发现,引起了地质学家对其形成过程的重新思考.回顾...
关键词:结晶分异作用 部分熔融作用 熔体岩石反应 豆荚状铬铁矿 蛇绿岩 岩石学 
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不同类型部分熔融作用的时限及其构造动力学意义被引量:26
《地质学报》2016年第11期3039-3059,共21页高利娥 曾令森 王莉 侯可军 高家昊 尚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425010;41503023;41273034);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J1516);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5027101)联合资助成果
喜马拉雅新生代淡色花岗岩,是世界上S型花岗岩的典例,主要分布于两条近平行排列的东西向构造带内,特提斯喜马拉雅带和高喜马拉雅带。实验岩石学和理论研究表明:这些淡色花岗岩是中-下地壳岩石进行不同性质的地壳深熔作用的产物,部...
关键词:喜马拉雅造山带 淡色花岗岩 深熔作用 构造转换 
造山带中地壳部分熔融:北大别混合岩的地球化学证据
《地质学报》2015年第B10期323-323,共1页胡昭平 陈福坤 
造山带地壳的部分熔融是造山带演化的一个重要过程。部分熔融能极:犬的影响岩石的流变学性质,促进岩石的塑性变形,可能导致最终的造山带垮塌。部分熔融产生深熔熔体,其从源区的分离和迁移对大陆地壳的化学分异也有重要作用。混合岩...
关键词:部分熔融作用 地球化学证据 造山带 混合岩 中地壳 北大别 分异作用 流变学性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