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

作品数:331被引量:7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佑丰李哲许净瞳陈光崇施建雄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邵阳学院安徽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洪迈笔记医学思想浅析——以《容斋随笔》为中心
《江西中医药》2025年第4期15-18,22,共5页王伟 孟永亮 
宋代是历史上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科技发展,统治者崇尚文治,复兴儒学,使文人社会地位空前提高,同时继承和发展了唐代医学成果,为宋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宋代文官在政府崇医政策的影响下,掀起了崇尚医学、...
关键词:洪迈 笔记 医学 容斋随笔 
文化传承视角下《容斋随笔》引诗的知识价值意义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吴福秀 刘飞 周梦妍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重点项目(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课题基金项目)“文化发生学视域下的宋代绘画诗歌研究”(23JDTCA0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众多,《容斋随笔》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它凝聚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文化传承和知识体系的深度思考。《容斋随笔》引诗采用主题探讨模式,在引诗中提出问题,进行知识辨证,通过艺术化写实记录当时社会生活的片段,塑造社会记...
关键词:文化传承 《容斋随笔》 诗歌 知识价值 
宽严相济方可事成
《党员干部之友》2025年第2期33-33,共1页王莹 
《容斋随笔》中讲述了一则西汉汉武帝刘彻和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治理盗匪问题上采取不同策略而效果迥异的历史,并得出“为治盗,而武帝之严,不若光武之宽,其效可睹也”的结论。面对盗贼滋起、民不聊生的局面,汉武帝颁布以惩罚为重点的法规,...
关键词:汉武帝刘彻 盗匪问题 光武帝刘秀 《容斋随笔》 宽严相济 东汉 西汉 
洪迈“舆地道里误”引贾耽佚文不误辨
《江海学刊》2024年第4期21-21,共1页王红星 
洪迈《容斋续笔》卷一〇“舆地道里误”条载:“古今舆地图志所记某州至某州若干里,多有差误……唐贾耽《皇华四达记》所纪中都至外国,尤为详备,其书虔州西南一百十里至潭口驿,又百里至南康县。然今虔至潭口才四十里,又五十里即至南康,...
关键词:洪迈 贾耽 南康县 容斋随笔 佚文 虔州 容斋续笔 笺证 
随笔:俯拾即是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24年第7期113-120,共8页南帆 
一我对于“随笔”一词存在特殊的好感。随笔就是信马由缰,随心所欲,任由一支笔在纸上驰骋;作为一种文体,随笔仿佛无拘无束,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宋人洪迈《容斋随笔》的开篇解释说:“予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纪录,因其后...
关键词:《容斋随笔》 洪迈 当行 先秦诸子 一支笔 随笔 词话 纵横捭阖 
“南宋苏武”洪皓:公缘何事做流人
《各界》2024年第7期47-50,共4页赵润田 
洪皓是宋朝重臣,曾出使金国被扣留十五年最终全节而归,被称为“苏武第二”。他的这段出使经历,在整个中国古代外交历史上都堪称传奇。洪皓的家族人丁兴旺,名家辈出,他有八个儿子,其中长子洪适、次子洪遵、季子洪迈先后入朝为官,位居人...
关键词:《容斋随笔》 洪皓 名家辈出 洪迈 苏武 
随笔
《邮电经济》2024年第2期1-1,共1页杨锡高 
随笔,是很轻松的一种文体,抒情、叙事、议论随意转换,不拘一格。宋人洪迈自序《容斋随笔》云:“予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记录,因其后先,无复诠次,故目之日随笔。”这就是对随笔的最简明扼要的解释。随笔就好比阳光明媚的春日...
关键词:《容斋随笔》 碧螺春 随笔 不拘一格 简明扼要 
《容斋随笔》漫话
《同舟共进》2024年第1期75-77,共3页陈立旭 
“宋代三大笔记”之一正如其书名,《容斋随笔》是一部随笔集,计有《随笔》《续笔》《三笔》《四笔》各16卷,以及因作者去世而未完成的《五笔》10卷,共录1220条,是现存宋人笔记作品中篇幅最大的一部。其中,为首的《容斋随笔》最为精练,...
关键词:《容斋随笔》 随笔集 《随笔》 宋人笔记 洪迈 
《容斋随笔》何以倍受毛泽东喜爱
《文史博览》2024年第1期50-52,共3页陈思 谭乐沁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他喜欢读的书中,有《容斋随笔》据史料记载,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就在读《容斋随笔》。从这个时间算起,直到他逝世,30多年的时间里,毛泽东不知把这部书读了多少遍。据著名党史研究专家石仲泉主编的《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关键词:《容斋随笔》 延安时期 石仲泉 党史研究 史料记载 读书 毛泽东 
遇事不敢疏忽
《博爱》2023年第12期41-41,共1页侯美玲 
宋代学者洪迈《容斋随笔》里记载着欧阳修的一段故事。欧阳修三十岁那年,被贬到湖北,做了夷陵县令。初到夷陵,欧阳修发现这里虽是州府所在地,但偏荒蛮且贫痞落后,偌大县城没有城墙城门,道路狭窄,马车无法通过。百姓住的都是茅草屋,导致...
关键词:《容斋随笔》 欧阳修 洪迈 夷陵 茅草屋 三十岁 被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