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金森

作品数:267被引量:11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翠华黄超楠徐红马龙云岳凤梅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京大学徐州师范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罗塞蒂和迪金森死亡主题诗比较鉴赏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1年第11期126-127,共2页谌登峰 
同时代的英国女诗人罗塞蒂和美国女诗人迪金森都对死亡主题高度关注,不过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和个人写作风格的差异,她们的死亡主题诗歌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色彩。
关键词:罗塞蒂 迪金森 死亡 宗教 诗歌 
欧美女性文学中几个典型现象解读——以海伦、葛忒露德、迪金森和西苏为例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1年第10期149-151,共3页戴兴伟 龙智峰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09年度立项科研项目"从几个典型探析比较中西女性文学发展"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11LX347)
作为男性作家笔下的两个典型女性形象,希腊神话中的海伦和《哈姆雷特》中的葛忒露德是男权语境的产物;美国女诗人迪金森和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西苏分别运用自己的语言形式对父权制语境进行了突围和颠覆。
关键词:欧美女性文学 海伦 葛忒露德 迪金森 西苏 
艾米莉·迪金森:其人其诗与道家精神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1年第9期126-127,130,共3页储艳红 
艾米莉·迪金森与中国的老庄虽然处于人类历史的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但她所倡导的生活方式和她所创造出来的诗歌却处处体现出道家的精神追求。他们的思想丰富了人类思想的宝库,就像两颗璀璨的明珠,遥相呼应,相得益彰。这对于我们探索脱...
关键词:艾米莉·迪金森 诗歌 道家思想 
迪金森与普拉斯的死亡主题之比较被引量:2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9年第12期100-102,共3页杨晓丽 
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基金
死亡是人类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美国文学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女诗人迪金森和普拉斯都对这一主题情有独钟。本文通过分析两位女诗人死亡诗歌的创作根源、表现手法和死亡观之异同来研究她们独特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迪金森 普拉斯 死亡 
迪金森之女性经验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6年第9期80-83,共4页徐翠华 
关键词:迪金森 女性经验 爱默生 十九世纪 男性世界 爱米 欧美文化 冷漠无情 诗节 于斯 
邀诗为伴 独善其身——艾米莉·迪金森的《心灵选择了自己的良伴》解读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6年第7期82-83,共2页张林栋 
关键词:艾米莉 迪金森 良伴 超验主义思想 梭罗 美国文学史 埃米 霍桑 爱默生 个人生活经历 
神秘的与现实的——艾米莉·迪金森《草地上一个细长的家伙》和丹尼斯·莱维尔托夫《致蛇》之比较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6年第7期84-86,共3页周芳 
本文是一篇诗歌对比解读。重点是对比分析女诗人艾米莉·迪金森的以蛇为描写对象的诗《草地上一个细长的家伙》是如何由暗示、亲切、充满情趣转向明朗,即而让人“呼吸发紧”;而另一女诗人丹尼斯·莱维尔托夫的《致蛇》是如何由直观现实...
关键词:现实 神秘 
情人节诗中之迪金森——对迪金森第一首诗的解读被引量:3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6年第6期101-104,共4页徐翠华 
爱米莉·迪金森二十五岁后即隐居避世,为后人留下了近1800首诗和上千封信件。她生时不为人知,去世一百多年以来,却成为英语世界中人们的研究焦点。本文谨以分析迪金森的第一首诗为例,解读面纱后迪金森其人的世界观,主要是婚姻观。
关键词:狄金森 情人节诗 婚姻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