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塞蒂

作品数:224被引量:8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王金玲张鹏峰李利红郑静逯阳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记忆的回响: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诗歌中的声音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89-94,共6页李卫国 
早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诗人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就被吴宓和徐志摩等人翻译并对中国新诗产生影响。罗塞蒂诗歌中的声音蕴含丰富,大体上可以分为外在之音与内在之音两个层次,外在的声音包括对自然和人世中的声音书写和对韵律重视,内在...
关键词: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诗歌 声音 记忆 
“拉斐尔前派”的艺术有什么特点?
《艺术品鉴》2024年第7期170-170,共1页
A:拉斐尔前派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成立的一个艺术团体,最初由但丁·伽伯列·罗塞蒂、约翰·埃弗雷特·米莱与霍尔曼·亨特三人创立。他们反对英国艺术界将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艺术奉为经典,认为它们浮华而缺乏真实性,希望恢复拉斐尔之...
关键词:拉斐尔 罗塞蒂 埃弗雷特 霍尔曼 真实性 艺术界 
让人变老的葡萄
《秋光(长寿生活)》2023年第10期16-16,共1页
在亚美尼亚罗塞蒂的葡萄种植园,人只要吃了或是接触到园里的葡萄,短时间就会老上几十岁。神秘的葡萄园。罗塞蒂是由一个英国商人租赁荒地建起来的。后来,葡萄园换了几个主人,这个地方开始变得可怕起来。几名承包人因为吃了园子里的葡萄...
关键词:葡萄园 种植园 罗塞蒂 英国商人 亚美尼亚 荒地 承包人 
诗画互补:论罗塞蒂《观看美杜莎》中的跨艺术创作
《艺术百家》2023年第5期1-8,37,共9页欧荣 贾钰祺 
2021年度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跨文化的艺术史”(项目批号:21WYSB003)阶段性成果;杭州市哲社重点研究基地“杭州文化国际传播与话语策略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观看美杜莎》是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兼诗人罗塞蒂绘制的一幅画作,另有一首同名诗作。国内外已有研究多是对诗歌内容的解读或是涉及美杜莎形象的文化研究,对诗画互动关系的探索尚有较大的空间。论文从跨艺术诗学的视角出发,还原《观看...
关键词:但丁·罗塞蒂 拉斐尔前派 美杜莎 诗画互补 艺格符换 
光芒再现 意大利钻石宫的修复与翻新
《室内设计与装修》2023年第4期60-65,共6页〔意大利〕Labics 
位于意大利费拉拉的钻石宫由比亚吉奥·罗塞蒂于1492年设计。这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变革和扩建之后,除了外立面,整个建筑群都变得缺乏整体性。如今的钻石宫是一个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建筑,其使用功能也很复杂,...
关键词:空间品质 外立面 临时展览 意大利文艺复兴 国家美术馆 罗塞蒂 功能需求 文化传承 
碰撞与共鸣——罗塞蒂绘画中的音乐视界被引量:1
《美术观察》2023年第2期77-84,共8页郭紫嫣 
本文以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拉斐尔前派艺术家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所绘制的以乐器演奏音乐或与音乐相关场景的主题绘画为中心,试图解释“以音入画”这一现象所产生的原因,以及这些图像的意涵和意义延展。
关键词:罗塞蒂 音乐与绘画 维多利亚时代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小妖精集市》中罗拉的欲望和救赎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2年第31期39-43,共5页李利红 
201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号:2019SJA1653)。
《小妖精集市》是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最负盛名的寓言叙事诗。诗歌讲述了妹妹罗拉难以抵挡小妖精集市诱人水果的诱惑而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姐姐丽西为救妹妹而奉献自己换取水果的故事。诗歌中妖精集市的水果是核心,它是罗拉欲望的载体,也...
关键词:《小妖精集市》 欲望 救赎 女性力量 
罂粟虽美,却是毁火之花--蛇蝎美人《莉莉丝小姐》
《艺术品鉴》2022年第5期36-39,共4页小尘 
作为拉斐尔前派的三位创始人以及画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但丁·加百利·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的绘画作品具有典型的拉斐尔前派风格特征:反对当时学院派艺术中机械的风格主义,主张回到文艺复兴初期感情真挚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拉斐尔前派 蛇蝎美人 风格主义 绘画作品 罗塞蒂 文艺复兴 艺术风格 学院派 
《女郎夏洛特》:拉斐尔前派画笔中的维多利亚女性
《世界文化》2022年第5期21-27,共7页张静波 许睿桐 
19世纪中叶,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在英国成立之初,其创始人就倡导一种反学术的艺术倾向——将道德规范和现实主义融合于画笔之中。此油画界的艺术运动最初由威廉·霍尔曼·亨特(William Holman Hunt,1827—1910)、约翰·埃弗雷特·米莱斯(Jo...
关键词:油画界 拉斐尔前派 米莱斯 艺术倾向 罗塞蒂 维多利亚 19世纪中叶 埃弗雷特 
从威廉·布莱克与但丁·加百利·罗塞蒂看西方诗画相通
《大观(论坛)》2022年第4期171-173,共3页张馨锐 
诗画关系在西方一直缺乏明确系统的论述,直到18世纪,莱辛主张的“诗画异质说”成为当时西方诗画关系的主流思想,但其观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8至19世纪是西方诗画关系讨论的激烈时期,分析英国这一时期兼具诗人与画家双重身份的威廉·布...
关键词:诗画关系 威廉·布莱克 但丁·加百利·罗塞蒂 诗画相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