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虫动物群

作品数:23被引量:15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彭善池袁金良周志强朱学剑张进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吉林大学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新疆地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档案与建设》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紫阳动物群:华南一个早奥陶世斜坡相化石库被引量:2
《科学通报》2019年第22期2342-2350,共9页王健 华洪 王欣 辜平阳 陈锐明 庄玉军 何世平 李银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90844,41672025,41621003);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014,DD20190078);陕西省早期生命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开放课题基金(19LELE04)资助
陕西省紫阳县洄水镇早奥陶世地层中发现了一个以完整保存的三叶虫化石为主,兼有笔石、腕足动物、节肢动物、遗迹化石等多个门类化石的特异埋藏生物群——紫阳动物群.经初步研究,该动物群中三叶虫化石主要有Seleneceme, Niobe, Nileus, A...
关键词:早奥陶世 弗洛阶 紫阳动物群 三叶虫动物群 过渡相生物多样性 扬子区 陕西紫阳 
贵州湄潭志留纪初期三叶虫动物群及其意义被引量:4
《古生物学报》2018年第1期25-39,共15页魏鑫 詹仁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21061;41290260);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专项培育项目(XDPB05);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联合资助;IGCP 653项目(Onset of the Great Ordovician Biodiversification Event)的阶段成果
志留纪兰多维列世(Llandovery)鲁丹期(Rhuddanian)是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后的残存期和复苏期。志留纪初期冈瓦纳大陆边缘壳相地层稀少,多数地区为沉积间断或笔石相地层,研究底栖壳相生物残存-复苏期的宏演化普遍缺乏理想材料,而华南上扬...
关键词:三叶虫动物群 宏演化 五里坡层 牛场组 志留系兰多维列统鲁丹阶 贵州湄潭 
滇东南地区寒武纪中、晚期三叶虫研究
《古生物学报》2011年第1期118-131,共14页朱学剑 胡有山 边荣春 杜圣贤 丁德龙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YW-1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02002)联合资助
对研究基础较为薄弱但意义十分重要的滇东南地区的寒武纪中、晚期三叶虫动物群进行了系统采集和研究。在该地区首次发现的三叶虫分子是对该地区三叶虫动物群面貌的重要补充,同时依据新发现的丰富材料对前人的部分分类意见进行了厘定,并...
关键词:三叶虫动物群 寒武纪 滇东南 
华南斜坡相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研究回顾并论我国南、北方寒武系的对比被引量:53
《古生物学报》2009年第3期437-452,共16页彭善池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KZCX-YW-12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0);全国地层委员会建阶课题;金钉子后层型研究课题联合资助
回顾建国以来对江南斜坡带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的系统古生物学研究。分析江南斜坡带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的组成。以江南斜坡带的三叶虫研究成果为基础,讨论我国华南、华北和东北南部区的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对比。
关键词:三叶虫 生物和年代地层对比 寒武纪 江南斜坡带 华南和华北 
古生物学报第44卷2005年总目次
《古生物学报》2005年第4期636-639,共4页
关键词:介形类化石 古生物学报 晚白垩世 白垩纪 栉羊齿 三叶虫动物群 寒武纪早期 松辽盆地 晚奥陶世 奥陶纪 中侏罗统 目次 
安徽东至寒武纪早期三叶虫动物群被引量:5
《古生物学报》2005年第4期556-566,共11页朱学剑 彭善池 齐敦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272001);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震旦纪及显生宇年代地层划分及时限研究项目(No.1991300013011)资助课题。
描述了采自皖南东至庞汪剖面和潘冲剖面黄柏岭组和大陈岭组中的三叶虫,共计9种8属和1亚属,其中Chuchiaspis dongzhiensissp.nov.是1新种;认为TingyuaniaSunetChang,1937是DinesusEtheridge,1896的晚出异名。
关键词:三叶虫动物群 寒武纪早期 皖南东至 寒武纪 早期 安徽 NOV sp. SUN 剖面 
湖北宜昌地区晚奥陶世三叶虫动物群及分带序列被引量:7
《古生物学报》2005年第3期327-357,共31页周志强 周志毅 袁文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272001);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震旦纪及显生宇年代地层划分及时限研究项目(No.1991300013011)资助课题。
从湖北宜昌黄花场和普溪河桥宝塔组剖面获得的新材料,极大地丰富了华南晚奥陶世三叶虫动物群内容,包括22属、1亚属、31种之多。新材料保存完美,很大程度上完整了有关三叶虫的形态特征。RemopleuridesamphitryonoidesLu,1975一种由于新...
关键词:三叶虫动物群 晚奥陶世 分带序列 宜昌地区 湖北宜昌 形态特征 新材料 宝塔组 NOV sp. 唇瓣 尾部 新种 新属 
吉林中部中—上志留统三叶虫动物群被引量:4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第B10期1-11,共11页段吉业 安素兰 
描述了吉林中部永吉县中—上志留统张家屯组与二道沟组的三叶虫群6科的10属、12种及2未定种,其中新属3个、新种8个,并简要讨论了华北板块北缘三叶虫群的生物古地理特征。
关键词:吉林省 中一上志留统 三叶虫 
向阳组三叶虫动物群的分布——兼论奥陶纪印支地体在滇西的地质界线被引量:11
《古生物学报》2001年第3期310-317,共8页周志毅 罗惠麟 周志强 袁文伟 
中国科学院古生物和古人类学基础研究特别支持费 (No .980 30 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 (G2 0 0 0 0 7770 0 )资助
奥陶纪Darriwilian早、中期的向阳组三叶虫动物群仅分布于滇西东部红河断裂和南定河 澜沧江断裂之间 ,这一狭长地带代表奥陶纪印支地体的北延部分。
关键词:三叶虫动物群 印支地体 奥陶纪 滇西 向阳组 地质界线 
陕西韩城寒武系张夏组和三山子组三叶虫动物群被引量:1
《古生物学报》2001年第3期371-387,共17页雒昆利 
煤炭工业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基金 2 30 0 2 1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IS0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专项基金SJIOG A0 0 0 1资助
陕西韩城寒武系出露良好 ,化石丰富 ,从下寒武统上部至奥陶系为连续沉积 ,底部平行不整合覆盖于厚约 2 0m的霍山组石英砂岩之上。本区寒武系主要以紫色和黄色泥页岩、泥灰岩、灰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 ,张夏组主要以鲕状灰岩为主 ,夹生物...
关键词:寒武系 陕西 张夏组 三山子组 三叶虫动物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