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寒

作品数:1914被引量:3120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颖李文强余腾飞胡献国秦华珍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安庆市孝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家庭医学(上半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这种药酒不能喝
《家庭医学(上半月)》2025年第1期42-42,共1页刘佳 
随着气温逐渐转凉,很多老年人习惯性地开始喝药酒来保养身体,以缓解身体病痛或增强体质。药酒自古以来就是中医药常见的保健、治疗方法,将中药材泡入酒中,通过酒精的溶媒作用让药物的有效成分进入酒中,人们通过喝药酒达到祛风散寒、活...
关键词:活血通络 祛风散寒 毒性成分 药酒 中医药 中药材 老年人 
杀虫温中散寒话花椒
《家庭医学(上半月)》2024年第1期54-55,共2页周满茹 
大建中汤蜀椒3克,干姜12克,人参6克,水煎取汁,加人饸糖30克,搅匀温服。服药后可饮粥一碗。此方用于治疗胸中寒痛、呕不能食、手足厥冷,属中阳衰弱、阴寒内盛之腹剧痛证。方中蜀椒温脾胃,助命火,散寒止痛,为君药;以辛热之干姜温中散寒,...
关键词:缓急止痛 补脾益气 散寒止痛 温中补虚 蜀椒 中脏 降逆 佐药 
白芷止痛有良效
《家庭医学(上半月)》2023年第1期I0004-I0004,共1页王家鹏 
白芷,又名香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脾、胃、大肠经。具有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脓等功效。临床常用来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眉棱骨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毒蛇咬伤等,是治阳明头痛、血渊头痛的要...
关键词:赤白带下 医用酒精 散寒止痛 干棉球 大肠经 香白芷 白芥子 伤湿止痛膏 
夏季药浴验方集锦
《家庭医学(上半月)》2021年第8期68-68,共1页祝建材 
1.羌活、独活、五加皮、当归、干姜、透骨草、伸筋草、木瓜各30克。该方具有散寒止痛、活血化瘀、滑利关节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湿痹、筋骨挛痛、四肢冰冷、风湿关节炎、腰腿遇寒疼痛等。2.麻黄、细辛各30克,桂枝50克,紫苏100克。该方具有...
关键词:外感风寒 温经散寒 散寒止痛 木鳖子 风寒湿痹 透骨草 五加皮 威灵仙 
腱鞘炎试试桃红洗方
《家庭医学(上半月)》2021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郭旭光 
腱鞘炎(俗名"鼠标手")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于腕部背侧、拇指、中指、环指处,表现为伤处突起、压痛明显、腕及手指活动受限等。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局部过劳和血不容筋所致。治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温经散寒。[处方]桃仁、乳香、没药各1...
关键词:温经散寒 环指 过劳 骨伤科 背侧 腱鞘炎 鼠标手 活血化瘀 
善用紫苏 温中散寒
《家庭医学(上半月)》2020年第2期I0004-I0004,共1页张乾 
中医认为,紫苏辛温,人肺、脾两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中、止咳平喘和解诸毒之功,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苏所含的α-亚麻酸,可降低血脂、血压,预防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健脑促智,增强记忆,提高思维能力,延缓...
关键词:解表散寒 心脑血管疾病 人肺 辛温 老年痴呆 温中散寒 延缓衰老 促智 
秋桂飘香可入药
《家庭医学(上半月)》2019年第10期52-52,共1页刘国应 
桂花,又名木樨花、丹桂花。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9~10月盛开,桂花采收后,可入药用,亦可泡茶,或用酒、盐、糖、蜜腌渍加工做调味品使用。中医认为,桂花温,味辛,具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口臭、...
关键词:入药 温中散寒 化痰散瘀 桂花 调味品 代茶饮 药用 开水 
乌药温肾散寒行气
《家庭医学(上半月)》2019年第2期53-53,共1页韩学俭 
乌药,又名铜钱柴、白叶紫、矮樟。樟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草质,椭圆形,有三大脉,下面灰白色,被毛。春季开花,花小型,淡黄色,雌雄异株,伞形花序。果实黑色,分布于我国中部和东部。叶和果可提取芳香油。产于浙江天台的名天台乌药质量较...
关键词:散寒 大脉 天台 行气 性温 乌药 伞形花序 宿食 
关节痛的分型辨治
《家庭医学(上半月)》2017年第10期54-54,共1页丁树栋 
寒湿阻络型症 见关节冷痛、沉重,白天轻夜间重,每于天冷、雨湿季节发作,得热则痛减,遇冷则痛剧。舌体胖而暗淡,舌苔白腻或滑,脉弦缓。治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方用桂枝12克,川乌、草乌各6克,白术12克,苍术、羌活、独活、防风、甘草各10...
关键词:关节痛 分型辨治 寒湿阻络型 舌苔白腻 温经散寒 祛风除湿 
热熨治疗常见病被引量:1
《家庭医学(上半月)》2017年第3期31-31,共1页陈文贵 
热熨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理,选择适当的中药和辅料,热敷于患处或腧穴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中医外治法。其借助药物温热之力,将药性由表及里,通过皮毛、腠理、经络内达脏腑,疏通经络、温中散寒、镇痛消炎、软坚散结、祛风除湿、...
关键词:热熨治疗 常见病 中医辨证论治 疏通经络 调理脏腑 中医外治法 治疗方法 温中散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