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成分

作品数:424被引量:2288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吴皓包海鹰丁安伟李遇伯王兴红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这种药酒不能喝
《家庭医学(上半月)》2025年第1期42-42,共1页刘佳 
随着气温逐渐转凉,很多老年人习惯性地开始喝药酒来保养身体,以缓解身体病痛或增强体质。药酒自古以来就是中医药常见的保健、治疗方法,将中药材泡入酒中,通过酒精的溶媒作用让药物的有效成分进入酒中,人们通过喝药酒达到祛风散寒、活...
关键词:活血通络 祛风散寒 毒性成分 药酒 中医药 中药材 老年人 
4种附子炮制品的煮散工艺研究
《今日药学》2024年第12期903-908,共6页周国彦 吴茂勇 张永钜 刘杰 
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SJXM022)。
目的优选附子4种炮制品的煮散煎煮工艺,为该类中药的煮散提供临床应用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附子炮制饮片的6种生物碱含量,研究煮散颗粒的最佳粒径,并采用综合评分法从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3个因素考察对生物碱、干膏率提取的...
关键词:附子 中药煮散 生物碱 毒性成分 干膏率 
山豆根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中医药导报》2024年第12期99-102,共4页韦彩柳 李金莎 裴京楠 邓家刚 张洪平 
2022年广西中医药优秀人才研修项目(桂中医药发[2022]7号)。
山豆根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咽喉炎症、支气管炎、牙龈肿痛等多种疾病。山豆根生物碱类、黄酮类成分既是山豆根发挥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同时也是其引起肝脏、肾脏和中枢神经损伤等毒副作用的毒性成分。山豆根引起的器官损...
关键词:山豆根 中枢神经系统 毒性成分 毒性机制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综述 
荨麻型刺毛研究进展
《生命的化学》2024年第11期1999-2010,共12页方博文 李晓波 丁如 王梦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74061,81374067);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ZR1427700)。
荨麻型刺毛系植物学家罗伯特·胡克于1665年自荨麻属植物中首次发现,分布于约450种植物中。荨麻型刺毛结构特殊,且接触皮肤后立即产生强烈疼痛及荨麻疹,因此自发现后便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植物微观结构研究中的重点对象之一。近百年来,...
关键词:荨麻型刺毛 分布状况 形态组织 毒性反应 毒性成分 生理功能 
含毒性成分中成药在心病科临床应用中的风险控制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4年第10期108-114,共7页李琦 葛思琪 石晓宇 吕福杰 
目的:基于安全合理用药,探讨某院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监护要点,保障其在心病科临床实践中药学工作切实可行。方法:以《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83种毒性中药、《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收录的28种毒性中药及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发布的具...
关键词:毒性成分 中成药 心病科 风险控制 监护要点 
ICP-MS法测定香苏正胃丸中朱砂的含量
《中南药学》2024年第7期1883-1885,共3页高立金 李杰 张琳 卢彩会 仇晓晴 
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No.2023ZC1002)。
目的建立香苏正胃丸中毒性成分朱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香苏正胃丸样品用盐酸-硝酸(3∶1)5 mL超声,使朱砂反应生成可溶性汞盐,用水和2%硝酸稀释,加入金储备液,使含汞和金比例为1∶200,用ICP-MS法对朱砂中的汞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汞的质...
关键词:ICP-MS法 香苏正胃丸 毒性成分 朱砂 
夏季蚊虫惹人厌 中医草药来帮忙驱蚊妙方 让这个夏天默默无“蚊”
《自我保健》2024年第7期7-7,共1页赵慧妍 
每到夏季蚊虫滋生,稍不注意就会被叮咬。如何有效驱赶身边的蚊虫?试试下面这几种中草药,健康又安全。艾草气味:驱蚊、抑菌、助眠。很多人用花露水、蚊香驱蚊,它们的味道很刺鼻,还含有毒性成分,不妨试试用中草药防蚊驱虫,如用艾草熏烟。
关键词:毒性成分 艾草 中草药 防蚊 驱蚊 蚊虫 花露水 
含毒性成分中成药在儿科的应用与风险防范管理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4年第13期196-198,共3页杨灵秀 曹莉 周临 
目的:探讨儿科含毒性成分中成药应用现状,加强含毒性成分中成药风险防范管理。方法:选取2021—2022年某医院儿科科室中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处方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药物成分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科使用频率较高的含毒性成...
关键词:含毒性成分 中成药 儿科 
细辛的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Acupuncture and Herbal Medicine》2024年第2期197-208,I0007,共13页李昕 陈冉云 段淑倪 李依洁 周慧萍 刘闰平 孙蓉 
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th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2YFC3502104 to R.L.and R.S.);the recipient of a Research Career Scientist Awar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 (IK6BX004477)。
细辛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祛风散寒、止痛、化痰等功效,然而,其显著的毒性一定程度限制了临床应用。本文整合了近年来对细辛毒性成分的研究进展,全面概述了细辛的毒性成分及其机制,探讨了其潜在的肝毒性、基因毒性、神经毒性和肺毒性...
关键词:毒性成分 神经毒性 祛风散寒 肝毒性 安全剂量 基因毒性 肺毒性 含氮化合物 
7种常见易发生不良反应真菌的毒性分析及安全应用
《中国药物警戒》2024年第5期489-495,共7页刘天睿 李瑶 陈瑜鑫 李慧 高海云 袁媛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Z16-ND-12、ZZ16-XRZ-105);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大攻关项目(CI2021B014、CI2023D001/CI2023E002-04);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江西省“双千计划”项目;云南省天麻与真菌共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TMKF2023B0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2325049)。
目的综述见手青类、胶陀螺、黑木耳、鹅膏菌类、橘黄裸伞、毛头鬼伞、卷边桩菇7种常见易发生不良反应条件性真菌研究现状,对其毒性成分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应用建议,为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及相关...
关键词:条件性真菌 神经毒性 光敏毒性 胃肠道刺激 双硫仑样反应 不良反应 毒性成分 安全应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