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礼

作品数:386被引量:471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龙晓添郑宇黄龙光萧放冯尔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丧礼的服色
《文史知识》2015年第7期29-35,共7页龙晓添 
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看重"死亡",认为"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离娄下》),因而丧礼是我国固有文化中非常精密、重要的一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丧礼的代表色彩就是白色。白色蕴含了素寡、哀悼之意,被赋予极...
关键词:固有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斩衰 生者 离娄 缌麻 仪礼注疏 大敛 祖奠 《仪礼》 
安魂之祭:士虞礼被引量:2
《文史知识》2003年第9期101-112,共12页彭林 
整个丧礼,是围绕着处理死者的遗体和魂灵两个主题进行的。如果说既夕礼是“送形而往”,将死者的形体送到墓地安葬,则士虞礼就是“迎魂而返”,将死者的精气迎回殡宫,进行祭祀。
关键词:丧礼 士虞礼 中国 生活习俗 立尸 阴厌 卒哭 
埋藏亲人的遗体:既夕礼
《文史知识》2003年第7期111-122,共12页彭林 
丧礼的前半部分,主要是通过小敛、大敛等方式,将遗体处理后装入棺柩。丧礼后半部分的主题则是将棺柩安葬。《说文解字》云:“葬者,藏也。”葬的目的是掩藏尸体。远古时代没有墓葬制度,人们通常将亲人遗体弃置野外,再用薪草掩盖,...
关键词:丧礼 《既夕礼》 启殡 朝祖 柩车 明器 
侍奉逝者的魂魄:士丧礼
《文史知识》2003年第6期97-108,共12页彭林 
如何处理亲人的遗体,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这在宗教团体中表现尤盛。无论是佛教、伊斯兰教,还是基督教,都有相当复杂的丧礼,从而显示出不同的文化观。儒学不是宗教,儒家丧礼最鲜明的特色是处处体现出生者对于死者的温情。
关键词:儒家 士丧礼 《仪礼》 “复” “奠” 古代丧礼 哭位 报丧 吊唁 沐浴 “饭含” “袭” 小殓 大殓 “设重” “为铭” 
称情而立文:丧服(下)
《文史知识》2003年第5期106-116,共11页彭林 
四、丧服的精粗与轻重从文献记载来看,至迟在春秋时期,丧服就已经在各国流行,先看《左传》中的两条记载。僖公六年夏,中原诸侯攻打郑国,楚国为了救援郑国而包围了许国。到冬天,诸侯国屈服,遂由蔡穆侯带着许僖公前往武城去见楚王。
关键词:丧服制度 古代礼仪 丧礼 功能 丧服质料 制作方法 丧期 “受服” 宗法制度 恩服 义服 
称情而立文:丧服(上)
《文史知识》2003年第4期110-119,共10页彭林 
大凡文化比较进步的民族,在亲人死亡时,都会用某种特定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哀痛。在我国古代的礼仪中,有"礼莫重于丧"之说。因为一般的礼仪一天或者几个时辰就结束了,而丧礼前后长达三年之久,而且仪节极为复杂,内涵也相当丰富。丧服制度...
关键词:丧礼 丧服制度 亲属关系 “减杀” 等级 斩衰 齐衰 大功 缌麻 小功 原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