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

作品数:272被引量:8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卓海波贾熟村杜家骥汪炳明白拉都格其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历史档案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咸丰皇帝着僧格林沁退守天津朱谕
《历史档案》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刘文华 
咸丰十年(1860)六月,英法联军由北塘登陆,不久攻陷塘沽,大沽炮台亦处万分危急之中。当时,清军前线统帅为蒙古亲王僧格林沁。僧格林沁为人悍勇,咸丰皇帝怕他孤注一掷,死守大沽炮台,于六月二十九日颁下朱谕:“握手言别,倏逾半载。现在大...
关键词:僧格林沁 咸丰皇帝 大沽炮台 咸丰十年 英法联军 朱谕 
前杭州将军国瑞为遵旨查明僧格林沁“剿捻”阵亡情形事奏折
《历史档案》2021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王澈 
当太平天国起义在南中国轰轰烈烈地进行时,捻军也活跃在中国的北方。咸丰七年(1857)春,以马队为主的捻军接受太平天国领导,在淮南战场直接配合太平军行动,淮北战场则与太平军遥相呼应,清廷开始派遣重臣督办“剿捻”事宜。
关键词:太平天国起义 僧格林沁 杭州将军 捻军 太平军 咸丰 
钦差大臣僧格林沁为大沽口重挫英法联军事奏折
《历史档案》2021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赵增越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为达到通过修约扩大在华利益的目的,以亚罗号事件和西林教案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继占领广州后,英、法、俄、美四国公使又合谋继续北上,咸丰八年(1858)五月分别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天...
关键词:英法联军 大沽口 僧格林沁 《天津条约》 在华利益 亚罗号事件 咸丰帝 第二次鸦片战争 
咸丰末年清廷镇压朝阳地区人民起事史料续编
《历史档案》1995年第4期41-44,共4页丁进军 
本刊1987年第2期曾刊布了有关咸丰十一年清廷镇压承德府所属朝阳地区人民起事史料,其中主要选编了咸丰十一年二月至十二月间,清地方官员为剿捕起事民众所上的奏折,而统治者为镇压此次起事颁发的上谕未有收录。为使研究者对该事件有更全...
关键词:朝阳地区 军机大臣 咸丰 史料 朝阳县 理藩院 盛京 僧格林沁 凤凰山 热河 
咸丰十年北京兵火纪实——记无名氏《十年都门竹枝词》被引量:2
《历史档案》1995年第3期132-136,共5页王慎之 王子今 
近读北京图书馆藏无名氏《十年都门竹枝词》同治三年抄本,以为其中据亲身临见记述1860年英法联军进犯北京史事,笔法朴实,颇具史料价值。 无名氏原序称:“十年秋,夷匪由海口窜入京师,上及王大臣巡幸避暑山庄,军民震动,以致都城迁徙一空...
关键词:竹枝词 无名氏 僧格林沁 避暑山庄 英法联军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兵火 史料价值 北京地区 咸丰 
胜保与辛酉政变被引量:1
《历史档案》1986年第2期97-104,共8页任恒俊 
长期以来,史学界在辛酉政变的研究中,关于兵部侍郎胜保,一说其带兵参予了政变,二说其同治二年(1863年)之死,系因参与政变时,慈禧密谋合作所允诺的条件不愿兑现,惧其暴露秘计,遂杀人灭口。核对史实,与这种流行说法出入甚大。本文就此试...
关键词:辛酉政变 热河 咸丰帝 僧格林沁 军务 慈禧 古北口 军队 捻军 同治 
恒祺与一八六○年北京议和被引量:1
《历史档案》1983年第3期92-98,共7页赵蕙蓉 
众所周知,奕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议和的主要人物,是清帝咸丰逃离京城后,受命主持和局的全权大臣,一八六○年《北京条约》的签署者。笔者从事北京史研究工作,有机会接触这一时期的史料,发现自一八六○年九月二十二日咸丰北逃起。
关键词:咸丰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京城 英法 粤海关 圆明园 夷务 大臣 僧格林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