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地震勘探

作品数:14被引量:2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武喜尊王辉马丽孙黄利贺正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煤田地质总局中国矿业大学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石油物探》《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煤田地质与勘探》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山区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特点分析与实践
《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第17期40-40,共1页臧立勇 
文章通过对山区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山区施工的工作方法,并结合生产实践,说明了山区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的解决办法和思路。
关键词:山区 地震勘探 野外数据采集 
GPS—RTK定位技术在山区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科技与生活》2012年第15期165-165,151,共2页张小凯 
介绍在山西潞阳长榆河地区,采用GPS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进行山区地震勘探测线放样的施工情况;结论认GPS—RTK技术非常适合山区煤田地震勘探工程测量。
关键词:实时动态测量(RTK) 山区地震勘探测线放样 
GPS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在山区煤炭地震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2
《测绘》2010年第3期129-132,共4页刘中安 徐军 
本文介绍了在树木茂密,地表条件很差的沁水盆地南部,采用GPS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进行山区地震勘探、测线放样的实验情况;并对RTK技术在山区地震勘探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实时动态测量(RTK) 山区地震勘探 测线放样 
RTK定位技术与全站仪导线测量在山区石油地震勘探中的联合应用
《硅谷》2009年第22期102-103,共2页马进军 
介绍在孙吴嘉荫盆地沽河地区,采用GPS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与全站仪极坐标放样相结合进行山区地震勘探测线放样的施工情况;对施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实时动态测量(RTK) 全站仪极坐标放样 山区地震勘探 测线放样 
山区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方法探析被引量:2
《煤炭技术》2008年第12期158-161,共4页李红领 
根据在吕梁山区某探区的施工经验和资料分析对比,总结在复杂山区地震数据采集的方法特点,指出在表层条件复杂多变的条件下,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工作方式,选择合理的激发、接收因素,可有效提高地震资料质量。
关键词:山区地震勘探 地表条件 地震数据采集 信噪比 分辨率 
地震弯线自由网在复杂山区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1
《陕西煤炭》2008年第6期68-70,共3页李倩秀 张忠喜 王双双 
在复杂山区由于相对高差较大,激发和接收条件很差,加之覆盖层的厚度和岩性在横向上变化剧烈,静校正量难以取准,常规的直线施工地震勘探技术受到很多限制。根据在山区地震勘探经验,因地制宜,结合地形条件采用自由网弯线地震施工方法,取...
关键词:山区地震勘探 弯线施工 数据采集 弯线处理技术 
可控震源在山区地震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2
《陕西煤炭》2007年第5期50-52,共3页马丽 孙黄利 贺正东 田军 
在山区开展地震勘探,由于其地表地震地质条件复杂,普通的炸药激发通常很难进行。而可控震源采用精确的相位测量技术和输出力控制技术,具有灵活的多种扫描方式、完备的质量控制功能和自检功能,针对不同的地表地质条件,选择有利的激发方...
关键词:可控震源 激发因素 数据采集 煤田勘探 
利用时空校正方法做山区地震勘探静校正被引量:1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年第6期69-73,共5页王辉 刘天放 
在山区地震勘探中,由于地表高差起伏剧烈,不仅对地震波旅行时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导致水平叠加时共反射点与共中心点产生较大偏差,影响了叠加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时空校正的方法。它是根据几何地震学的基本原理,将炮点和检波点的...
关键词:时空校正 静校正 山区地震勘探 
山区地震勘探克服反射点离散叠加方法的构想
《能源技术与管理》2006年第6期5-7,共3页徐永清 邱苏 沈骥千 
不对称抽取共反射点道集,在理论上比常规共中心点对称抽道集叠加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及适应范围。通过简单观测面的数学计算,提出了二维地震共反射点集不对称抽道集叠加方法的处理构想。
关键词:自由观测面 不对称抽道集 共反射点集 
基于地表的二维叠前时间偏移
《江汉石油科技》2001年第4期16-18,共3页龚小金 陈洪堤 
基于地表的二维叠前时间偏移积分算法及建立从地面起始偏移速度场方法。从炮点和检波点出发,计算旅行时,获取地下反射点的成像。克服了常规地震资料处理系统中成像软件对地表相对高差较大的山地地震资料叠前偏移成像运用速度的不真实...
关键词:山区地震勘探 偏移成像 地面 偏移速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