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黄土高原

作品数:648被引量:2954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任志远朱志诚李晶罗慧汤国安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陕北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下降雨对坡面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被引量:36
《水土保持学报》2013年第2期26-30,35,共6页艾宁 魏天兴 朱清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土及华北土石山区水土保持林体系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BAD38B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9CB825103)
通过对陕北黄土高原吴起县退耕地5个不同植被类型径流小区降雨对径流产沙影响的分析,研究退耕还林后不同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1)降雨量与雨强对径流量的影响显著;小区建立初期5个径流小区的产流状况从大到小为油松>草地>...
关键词:植被类型 降雨量 降雨强度 径流量 产沙量 
末次盛冰期以来陕北黄土高原的植被和气候变化被引量:27
《第四纪研究》2011年第6期982-989,共8页程玉芬 姜文英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批准号:2010CB95020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2-YWQ1-03)共同资助
本文对黄土高原靖边和富县末次盛冰期以来的黄土沉积做了系统的孢粉分析。结果显示,末次盛冰期以来两地一直发育以蒿为主的草原植被,但植被组成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全新世早-中期植物种类比末次盛冰期丰富,沙漠植被减少,落...
关键词:黄土高原 全新世 末次盛冰期 孢粉记录 植被 
陕北黄土高原月降雨理论分布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水土保持研究》2011年第3期1-4,共4页张少伟 杨勤科 陆广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专题:区域土壤侵蚀模型研究(2007CB407204-0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数学模型(第一期)研发(黄水保200651-08)
利用陕北两个典型气象站点多年降雨强度数据,使用数学方法描述月雨强分布的形状,从而满足水文模型、土壤侵蚀模型等对降雨强度数据的需求。通过探讨小时雨强在月时间尺度上应符合的理论分布函数,并采用统计学参数估计方法进行参数拟合,...
关键词:月降雨强度分布 理论分布函数 最大似然法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分类及验证被引量:22
《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第3期316-324,I0009,I0010,共11页宋富强 康慕谊 郑壮丽 王令超 王国强 冯德显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1068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065)
陕北地区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区域土地覆被发生巨大变化,退耕后土地利用/覆被分类有利于实现退耕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动态监测,评价退耕还林工程进展程度。该文在前人分类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分布特征的实地调...
关键词:遥感 分类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陕北黄土高原 退耕还林 MODIS/NDVI 
陕北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养分特征研究被引量:9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342-345,共4页张晓霞 李占斌 李鹏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09B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407206)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研究了陕北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坡耕地土壤有机碳、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值分别为13.33g·kg^-1,4.69mg·kg^-1和76.01mg·kg^-1。在0~40cm范围土层内,土壤有机碳、速效磷、速效...
关键词:黄土高原 坡耕地 有机碳 速效磷 速效钾 
陕北黄土高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28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3期37-43,共7页穆兴民 戴海伦 高鹏 吴燕 张琛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可持续生态建设试验示范研究KZCX2-XB2-05";国家"973"项目"中国主要水蚀区土壤侵蚀过程与调控研究(2007CB407203)"资助
陕北地区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区,降雨侵蚀力是表征水蚀地区降雨侵蚀潜力的复合指标。系统分析降雨侵蚀力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陕北及其周边地区27站日降雨资料及降雨侵蚀力简易计算方法,分析陕北地区降雨侵蚀力季节差异、年际变...
关键词:降雨量 降雨侵蚀力 时空分布 陕北地区 黄土高原 
陕北黄土高原县域水土保持治理的适宜性评价被引量: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12期159-167,共9页陈梓玄 李占斌 李鹏 于国强 朱冰冰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407206);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09B02)
【目的】评价陕北黄土高原县域水土保持治理的适宜性。【方法】选取陕北延安地区的安塞、子长、延川3县和榆林地区的米脂、绥德、神木3县共6县的多年观测资料,建立了黄土高原县城水土保持治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县...
关键词:陕北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适宜性评价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陕北黄土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估算被引量:30
《生态学杂志》2009年第11期2311-2318,共8页宋富强 康慕谊 陈雅如 杨朋 刘阳 王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06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7CB106807)
基于MODIS和地面气象数据,利用改进的CASA模型,模拟分析了2005年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及其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根据生态生理过程模型针对不同土地覆被类型选择不同的月平均最大光能利用率,比传统CASA模型中使用固...
关键词:陕北黄土高原 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格局 CASA模型 
近30年来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28
《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第2期112-116,F0002,共6页刘建飞 杨勤科 梁伟 任宗萍 胡志瑞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7CB407204);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典型流域侵蚀产沙经验模型研究(200701035-1)
基于1975年的LandsatMSS影像,1986年、1997年和2006年的Landsat TM影像,利用遥感影像的计算机自动分类和目视解译,得到这4a的土地利用信息。利用ERDAS中的GIS分析模块和统计方法对这4a的土地利用图进行统计分析,得到1975-1986年、1986-1...
关键词:GIS 遥感 土地利用变化 陕北黄土高原 
陕北地区不同植被改善方案对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3
《生态学报》2004年第7期1365-1372,i003,共9页郭建侠 杜继稳 郑有飞 
国家科技部 973预研项目 ( 2 0 0 3 ccc0 15 0 0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2 0 0 1D10 ) ;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 ( 2 0 0 2 K0 4-G14 ) ;陕西省生态办资助项目 ( 1999-0 0 3 )~~
植被一直是地气相互作用研究的重点。数值模拟是目前研究植被对大气反馈作用的主要方法。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的网格距较大 ,以致于不能真实地描述地表植被覆盖差异 ,因而模拟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目前 ,耦合陆面植被模式的中尺度气...
关键词:植被 退耕还林 生态治理 陕北黄土高原 降水过程 数值模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