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涨幅度

作品数:962被引量:26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徐连仲郭振英王群航易宪容谢百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商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宏观经济管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期物价上涨幅度较大的原因分析被引量:8
《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第10期10-11,18,共3页王小广 
今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进入2002年以来的第二个上升期。二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3.6%。比一季度加快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三季度继续加快,特别是7月和8月CPI增长分别上升到5.6%和6.5...
关键词:物价上涨幅度 原因分析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同比增长 通货膨胀 供应紧张 肉类产品 长期趋势 
前两年利率调整情况
《中国计划管理》1990年第10期38-38,共1页
1988年以来,针对银行存款利率水平低于物价上涨幅度而出现负利率,为稳定储蓄、平衡信贷,国家先后两次调高储蓄存款利率。 第一次是1988年9月1日。半年、1年、3年、5年、、8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分别由调整前的年息6.12%、7.2%、8.28%、9....
关键词:存款利率 利率调整 贷款利率 个人储蓄 人民银行 物价上涨幅度 国家统计局 优惠利率贷款 地区贸易 固定资产贷款 
对目前价格形势的分析
《中国计划管理》1990年第10期9-11,共3页许荣昌 张旭宏 
由于国务院从1988年四季度开始采取“五管齐下”的果断措施治理通货膨胀,1989年控制物价上涨取得了成效,零售物价上涨幅度开始回落。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取得明显成效,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左右,预计全年物价上涨幅度可回...
关键词:价格形势 物价形势 物价稳定 物价上涨幅度 治理通货膨胀 物价总水平 价格改革 物价问题 行政控制 价格结构 
改进指令性计划的三点想法
《中国计划管理》1990年第8期26-26,共1页周坤如 彭惠春 
前几年的计划体制改革,最大的成绩是冲破了指令性计划一统天下的局面,引入了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这是改革的主流,应当充分肯定。但改革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失误,过分收缩指令性计划是失误之一,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中,加强指令性计...
关键词:计划体制改革 增长规模 经济增长速度 物价上涨幅度 投资方向 货币发行量 计划工作 财政收支 骨干企业 市场调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的体会
《中国计划管理》1990年第5期2-5,共4页魏礼群 赵书英 
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贯串着一个基本精神,就是要在保持全国大局稳定的前提下,坚持不懈地搞好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向中央预定的目标前进。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落实。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 七届全国人大 社会总需求 物价上涨幅度 经济过热 总量控制 比例关系 产业政策 投资冲动 增长速度 
努力推进技术进步
《中国计划管理》1990年第4期2-3,共2页邹家华 
一、要认清形势,推动技术进步工作向前发展 四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中,由于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方针,经济建设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基本建设...
关键词:技术进步 经济过热 十一届三中全会 物价上涨幅度 技术改造 十年 经济技术合作 速度降 加工工业 经济发展 
治理整顿要妥善处理的几个问题
《中国计划管理》1989年第12期14-16,共3页辛鸿铎 杨德全 
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做出了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不仅对于克服当前经济困难。稳定经济进而稳定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治理通货膨胀 天津经济发展 物价上涨幅度 问题解决 生活必需品 现行价格 货币回笼 滞后影响 组织结构调整 产品结构 
保值储蓄贴补率的计算方法
《中国计划管理》1989年第11期35-35,共1页李福臣 
现行的保值储蓄存款都有固定利率。因此,只要银行将物价上涨幅度与利率之间的差额补贴给储户,就能使储蓄存款保值。那么贴补率如何计算?简单说贴补率是定比计算,即按存款到期时的物价指数比存入时物价指数上涨幅度,减利率即为保值贴补...
关键词:保值贴补 第四季度 物价上涨幅度 差额补贴 计算方法 按季 计算利息 二段 率更 八年 
在治理整顿中做好计划工作
《中国计划管理》1989年第4期19-20,共2页梁秀峰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有两大贡献。一是调整了体制改革的部署,推迟了价格改革和工资改革实施的步伐;二是确定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的部署,实质上是确定对国民经济进行新的调整。这两大战略决策,在相当程度上是为了抑制和缓解社会经...
关键词:计划工作 整顿经济秩序 治理经济环境 战略决策 价格改革 工资改革 社会总需求 社会经济 物价上涨幅度 投资规模 
努力增加日用消费品的有效供给
《中国计划管理》1989年第3期12-27,共2页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整顿措施,物价猛涨的势头有所减缓,信贷规模有较大压缩,但是,经济过热、需求过旺的现象仍未得到遏制。一方面社会商品库存非常薄弱,市场保证能力降低;另一方面,购买力继...
关键词:经济过热 物价上涨幅度 社会商品 压倒一切 调剂外汇 洗涤用品 技术进步 生产成本 外向型经济 调拨计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