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属牡丹组

作品数:19被引量:396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潘开玉洪德元赵宣周志钦林启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徽省芜湖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更多>>
相关期刊:《中草药》《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园艺学报》《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油用芍药属牡丹组繁育系统研究被引量:2
《四川林业科技》2015年第4期1-17,共17页吴明海 何亚平 费世民 陈秀明 王乐辉 蒋俊明 
杨山牡丹引种培育(无课题;仅仅是名称)
基于油用芍药属植物,从花部综合特征、传粉过程、花粉柱头活性特征、育性特征与受精卵发育命运上对该属植物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花粉量超大,花冠硕大,无花蜜,雌性先熟,花枝建成具有母枝大小依赖性;2)甲虫等古老传粉者与高...
关键词:油用牡丹 芍药属 繁育系统 潜力评价 
芍药属牡丹组花粉形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第4期18-19,共2页孙俊娅 万惠敏 袁晓晶 杨秋生 
综述了花粉形态在芍药属牡丹组植物的分类与种间鉴定、组间亲缘关系、起源与演化及遗传性状相关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牡丹组花粉形态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芍药属牡丹组 花粉形态 研究进展 
基于系统发育分析的DNA条形码技术在澄清芍药属牡丹组物种问题中的应用被引量:17
《中国科学(C辑)》2008年第12期1166-1176,共11页张金梅 王建秀 夏涛 周世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121003);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重点项目(批准号:2005DKA21401)资助
清晰的物种概念是材料正确鉴定的基础,是DNA条形码技术应用的前提.本文通过芍药属牡丹组植物DNA条形码数据的系统发育分析,揭示牡丹组植物的进化谱系及其与分类上“物种”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DNA条形码技术在牡丹组植物中应用的可能性...
关键词:DNA条形码 牡丹 物种概念 系统发育 进化 
基于多基因序列和形态性状的牡丹组种间关系被引量:20
《植物分类学报》2008年第4期563-572,共10页赵宣 周志钦 林启冰 潘开玉 李名扬 
grants fro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KSCX2-SW-108);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0130030).
牡丹被认为是中国的国花,具有很高的医学、观赏和经济价值。野生牡丹被认为是栽培牡丹的野生祖先,因此弄清牡丹组的种间亲缘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由于受到信息量的限制,根据单基因数据或形态数据往往无法对牡丹组的种间关系...
关键词:叶绿体基因 形态性状 核基因 芍药属牡丹组 系统发育 
芍药属牡丹组分类补注被引量:7
《植物分类学报》2005年第3期284-287,共4页洪德元 潘开玉 
把沈保安2001年发表的6个新组合和新等级处理为异名,这些异名是Paeonia linyanshanii (S. G. Haw & L. A. Lauener) B. A. Shen (不合法名),P. linyanshanii ssp. taibaishanica (D. Y. Hong) B. A. Shen (不合法名),P. ostii T. Hong &...
关键词:芍药属 牡丹组 分类 异名 紫斑牡丹 凤丹 太白山紫斑牡丹 滇牡丹 命名 
芍药属牡丹组分类新注(英文)被引量:16
《植物分类学报》2005年第2期169-177,共9页洪德元 潘开玉 
自我们近年发表一系列牡丹组分类文章以来, 国内外基本上赞同我们8个种的分类系统,但对一些问题仍有不同见解。本文进一步申述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ews 是一个独立的种而不是人工杂种, 以及银屏牡丹P. suffruticosa ssp. yinpi...
关键词:牡丹组 芍药属 种名 分类群 太白山 学名 分类系统 杂种 杂交种 紫斑牡丹 
芍药属牡丹组(Paeonia sect.Moutan)种间关系的分子证据:GPAT基因的PCR-RFLP和序列分析被引量:34
《植物分类学报》2004年第3期236-244,共9页赵宣 周志钦 林启冰 潘开玉 洪德元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KSCX2_SW_1 0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 0 1 3 0 0 3 0 )资助~~
为了探讨芍药属牡丹组Paeoniasect.Moutan的种间关系 ,对采自 1 5个野生居群 ,代表牡丹组全部 8个野生种的 1 5份材料的GPAT基因片段 (外显子 5和 6之间 2kb的内含子 )进行了PCR_RFLP分析 ,并对代表牡丹组全部 8个野生种的 9份材料进行...
关键词:芍药属 牡丹组 野生居群 种间关系 GPAT基因 PCR-RFLP 序列分析 
中国芍药属牡丹组的分类、分布与药用之间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3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年第2期20-22,共3页方前波 王德群 彭华胜 
本文分析当前中国芍药属牡丹组的分类现状、中药牡丹皮的原植物来源 ,发现该组中的 6种植物作牡丹皮药用 ,大多数是来源于牡丹组革质花盘亚组的植物 ,其中以凤丹 P.ostii T.Hong et J.X.Zhang为历代药用牡丹皮的主要来源。革质花盘亚组...
关键词:芍药属 牡丹组 分类 分布 药用 中药 植物药 
芍药属牡丹组基于形态学证据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英文)被引量:23
《植物分类学报》2003年第5期436-446,共11页周志钦 潘开玉 洪德元 
aprogramof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GrantNo.KSCX2_SW_1 0 8);the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 (GrantNo .3 0 1 3 0 0 3 0 )
对芍药属牡丹组PaeoniaL .sect.MoutanDC .(全部野生种 ) 40个居群进行了基于形态学证据的系统学分析 ,试图建立组内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利用PAUP 计算机程序分别构建了建立在 2 5个形态学性状基础上的所有研究类群的距离树 (UPGMA、NJ...
关键词:芍药属 牡丹组 形态学 系统发育 居群 
我国芍药属牡丹组革质花盘亚组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2
《园艺学报》2003年第2期187-191,共5页袁涛 王莲英 
通过实地调查、标本查阅和文献检索 ,系统描述了我国芍药属牡丹组革质花盘亚组各种不同居群、种间杂种及‘凤丹白’实生苗的形态特征和变异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亚组野生牡丹的分类性状 ,讨论了瓣基紫斑和花盘、花丝颜色的遗传规律及延...
关键词:芍药属 牡丹组 革质花盘亚组 形态学研究 芍药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