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经济合同

作品数:668被引量:47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克玉徐崇利史浩明汤春来梁慧星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台湾中流文教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政治与法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缔约过错责任谈我国合同法的完善被引量:3
《政治与法律》1998年第5期44-47,共4页魏青松 
关键词:缔约过错责任 当事人 我国合同法 缔约过程 债的发生根据 合同无效 合同有效 损害赔偿 涉外经济合同法 善意相对人 
中国法典化之路被引量:2
《政治与法律》1998年第1期1-1,共1页乔新生 
我们所说的法典化,一是指将涉及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尽可能地集中在一个法律文件中,减少搜检的难度;二是指立法时应尽可能多地注意到社会关系彼此的联系,对关联紧密的社会关系尽可能用同一法律文件来容纳;三是明确法的层次性,不...
关键词:法典化 涉外经济合同法 现代市场经济 法律文件 法律系统 立法模式 刑事诉讼法 立法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 多层次传销 
试论我国合同变更制度的完善
《政治与法律》1997年第4期51-52,共2页张全仁 
关键词:合同变更 合同的变更 涉外经济合同法 当事人 合同法律制度 变更权 变更合同 合同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立法建议 
电子货物买卖合同与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被引量:1
《政治与法律》1996年第3期31-32,共2页龚柏华 
电子货物买卖合同与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龚柏华涉外电子货物买卖合同是随着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icDataInterchange简称为EDI)在国际贸易中运用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涉外经济合同形式.为适应EDI在国际贸易...
关键词:货物买卖合同 涉外经济合同法 书面形式 扩大解释 国际货物买卖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涉外货物买卖合同 国际经济法 合同成立时间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限制“意思自治原则”的法律制度新探被引量:3
《政治与法律》1996年第1期33-36,共4页丁伟 
限制“意思自治原则”的法律制度新探丁伟意思自治原则是各国作为确定涉外合同之债准据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历来是各国国际私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一、意思自治原则的演变意思自治原则源于被西方国家视为合同法"灵魂"的"契约自由"...
关键词:意思自治原则 当事人选择的法律 法律制度 法律适用 合同准据法 强制性规则 涉外经济合同法 法律选择 国际私法 涉外合同之债 
境外期货经纪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
《政治与法律》1994年第4期54-56,共3页吴建斌 
境外期货经纪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吴建斌从深圳百事高期货咨询有限公司超越经营范围,从事境外期货经纪活动,致使客户损失数千万元,上海润丰商品期货有限公司经纪人操作失误引发争讼,到南京金中富国际期货交易公司(以下简称"金中富...
关键词:期货经纪公司 合同的法律适用 期货交易所 涉外民事关系 涉外经济合同法 民事主体 准据法 合同关系 当事人 代理人营业所所在地 
论涉外担保诉讼的管辖权
《政治与法律》1993年第4期38-40,共3页汪传才 温红石 
在涉外经济活动中,债权人为降低风险投资,保障债权实现,往往要求提供担保。涉外担保就是境内机构向涉外经济合同的境外债权人或境内中外合资、外资金融机构提供的一项保证措施。当涉外经济合同的债务人不履行合同时,由担保人负责履行;...
关键词:管辖权 涉外经济合同 担保责任 人民法院 债权人 当事人 担保人 债务人 民事诉讼法 涉外经济活动 
正确选择涉外经济纠纷案件的准据法
《政治与法律》1993年第2期13-16,共4页汪康武 陈泓 
本文拟就办案中经常遇到的外方当事人主体资格的法律适用、如何正确选择涉外经济合同纠纷案件的准据法和时效规则的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涉外经济纠纷案件中外方当事人主体资格的法律适用讨论涉外经济纠纷中外方当事人的主...
关键词:准据法 当事人 经济纠纷案件 正确选择 法律适用 行为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 诉讼主体资格 涉外经济合同 诉讼时效 
论涉外经济合同的实际履行救济方法
《政治与法律》1992年第3期46-49,共4页杨丞弢 
一、海外经济合同实际履行救济方法的特点各国合同法及《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一般都规定了多种形式的救济方法.在违约纠纷中,受害方当事人采用实际履行救济方法远不如违约金、损害赔偿和解除合同的方法来得...
关键词:实际履行 救济方法 涉外经济合同法 损害赔偿 当事人 违约损失 违约方 受害方 违约金 违约救济 
我国国际技术引进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
《政治与法律》1987年第2期39-40,共2页张亚普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技术引进合同的签订,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从这一规定来看,我国基本上是把技术引进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与其他涉外经济合同的法律适...
关键词:技术引进 适用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国法律 合同争议 涉外经济合同法 当事人意思自治 最密切联系原则 合同当事人 国际技术转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