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整体经济利益

作品数:19被引量:7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程宝山张德峰陈云良冯果马丽平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时代报告(学术版)》《经济法学评论》《政法论坛》《吉林工商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职业买假索赔有关问题及争议焦点的思考
《中国品牌与防伪》2024年第5期30-32,共3页张志鹏 张自锋 于晓磊 
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完善,在赋予消费者越来越多维权权利和渠道的同时,也刺激了往日的“职业打假人”转变成当前的“职业买假索赔人”。职业买假索赔人主要利用惩罚性赔偿向商家索赔以获取利益,索赔不成则采用向相关...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买假索赔 社会整体经济利益 职业打假人 惩罚性赔偿 争议焦点 争议问题 举报投诉 
论制定经济诉讼法的必要性
《楚天法治》2023年第20期94-96,共3页马涛 
北方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名称:经济诉讼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20KYQD22
经济纠纷是违反经济法义务所引起的纠纷,它与民事纠纷、行政纠纷不同,其具有整体性、经济性、义务的消极性和主体广泛性等特征.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解决经济纠纷的诉讼法,经济纠纷被分置在《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中予以解决,但...
关键词:经济法 经济诉讼法 社会整体经济利益 立法 
经济法社会本位的经济基础——基于市场经济史的考察被引量:1
《经济法论丛》2018年第2期66-92,共27页陈敏光 
从市场经济的历史发展来看,国家管理经济从来就有,即使在所谓自由放任的传统市场经济时期亦是如此,被奉为圭臬的斯密理论并不排斥甚至蕴含国家管理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与政府的耦合仅是现代市场经济暨经济法的表征,社会本位乃是现代市...
关键词:经济法社会本位 市场经济 耦合 国家管理经济 社会整体经济利益 
经济法社会本位论被引量:1
《经济法学评论》2018年第2期67-87,共21页陈敏光 
目次引言一、法本位暨经济法本位的界定二、经济法社会本位的历史生成三、经济法社会本位的具体剖析结论引言很多经济法学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与民法的个人本位、行政法的国家本位相对,经济法是社会本位法,并从基本理念、公私法及社...
关键词:经济法 不特定 历史生成 法治实践 社会连带 社会本位论 法本位 社会整体经济利益 
论经济法保护弱者制度研究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年第3期155-155,159,共2页刘爽 
经济法是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部门法。它以维护社会整体公共利益为己任,更加关注社会的实质公平,注重效率与公平的兼顾平衡。从这个角度看,保护弱者是经济法责任与目标。本文从经济法理论的视角研究经济法保护弱者制度,指出保护社会...
关键词:保护弱者 社会整体经济利益 实质公平 
论经济法的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被引量:1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年第1期190-191,共2页赵云飞 
公平与效率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之间是动态平衡而非静止固定不变的.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今我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了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就应该提升公平的地位,实现会平...
关键词:公平 效率 社会整体经济利益 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 
论经济法视阈下的社会利益被引量:1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53-56,共4页张秋华 顾佳 
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个人利益是相对独立的三种利益群,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加以调整和保护。从经济法产生的基本原因及其功能上看,其历史使命就是维护社会利益,尤其是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即经济秩序、经济安全、经济发展三位一体、和谐...
关键词:经济法 社会利益 社会经济利益 社会整体经济利益 
论经济法和行政法的关系
《人口与经济》2010年第S1期220-221,共2页原菲 
一、经济法及行政法的概念与特点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目的是谋求国民经济的发展,谋求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平衡,谋求国家经济的安全。
关键词:经济法 行政法 社会整体经济利益 行政权力 经济关系 市场主体 价值取向 国民经济 市场经济 行政机关 
论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权利化被引量:3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67-75,共9页郭琛 
社会整体利益在现有法律框架下作为一种消极法益和间接法益获得保护,这种保护模式往往过于被动、滞后和分散,且容易为国家利益或个人利益所偷换或悬空。社会经济权利是将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利益诉求转化而成的权利形态,从而有利于充分...
关键词:社会整体经济利益 权利化 社会经济权利 权利属性 
经济法调整范围的反思
《新华文摘》2009年第5期157-158,共2页
程宝山在《重庆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撰文认为,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是学界多年来最为关注的理论问题之一。苏联的以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值得商榷。首先,划分法律部门的实质标准是利益,而不是调整对象和方法。正是不...
关键词:调整范围 经济法 社会整体经济利益 法律部门 利益需求 调整对象 社会关系 大学学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