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缝合线

作品数:9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陈衍景赵懿英胡受奚徐兵赵宗溥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湖北省第八地质大队天津大港油田更多>>
相关期刊:《Acta Geochimica》《地质科学》《化石》《世界地质》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滇桂交界区印支期前陆
《地质学报》2001年第4期569-569,共1页吴根耀 
最近发现的蛇绿岩指示中越交界区发育一条古特提斯的地缝合线,分开了越北地块和华南次大陆。滇桂交界处的印支期前陆褶皱冲断带为古特提斯造山带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洋壳后退式地向南西消减,晚三叠世发生陆弧碰撞,冲断作用向西北或...
关键词:印支期 古特提斯 地缝合线 蛇绿岩 造山带 冲断-推覆构造 
横空出世的地球之巅
《化石》1998年第1期23-24,共2页胡雨帆 
横空出世的地球之巅@胡雨帆横空出世的地球之巅胡雨帆“世界屋脊”形成之后,喜马拉雅山并未终止上升,而且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大,这个事实仍然是从地层中的各种化石与现代植物在山脉两侧分布的高度进行对比而得到的。如在现今的希夏邦...
关键词:喜马拉雅山 高度 造山运动 地缝合线 断裂带 
用区域重力资料确定的华北地台南缘地缝合线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河南地质》1997年第4期298-306,共9页张晓春 冯凤雪 王正晓 
利用1∶20万区域重力资料,结合航磁,电磁测深、遥感、天然地震等丰富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根据断裂的地质、地球物理标志,在华北地台南缘发现并确定了控制火山喷发的裂隙—中心式古火山通道,即隐伏的北西西向的上戈—铁炉坪—...
关键词:重力异常 断裂 地台 地缝合线 地质意义 
再论陆内型造山作用被引量:6
《地质科学》1996年第4期353-364,共12页赵宗溥 
目前流行的半真实、半虚假的新全球构造学说已经给中国大陆地质研究带来一定的困惑和困难。中国大陆各地质时代发生的造山作用皆属陆内型。用地体说、碰撞说、地缝合线说和安第斯造山模式论述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史是地质研究的几个误...
关键词:造山作用 陆内型造山 地缝合线 岩石圈 
地体构造对研究地台和地盾区域成矿规律的重要性被引量:7
《地学前缘》1994年第4期170-175,共6页胡受奚 赵懿英 徐兵 陈衍景 
30年前板块构造理论的建立引起所有相关的地球科学的革命,其中包括区域成矿学。然而随着地球科学理论的发展,板块构造理论对于解释地壳,特别是早前寒武的地盾、地台和克拉通区的复杂构造现象显得不完备,因此,近20年来地体构造...
关键词:板块构造 地体 拼贴 地缝合线 区域成矿 地台 地盾 克拉通 
Late Proterozoic Colisional Orogen and Geosuture in Southeastern China:Petrological Evidence被引量:18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1993年第3期239-251,共13页周新民 朱云鹤 
The Jiangshan-Shaoxing fracture belt(JSFB)is a Late Proterozoic geosuture due to island arc-continent collision in South China,The Cathaysian Block(CT),lying on the southeast side of JSFB,is composed of green schist-...
关键词:地缝合线 碰撞造山带 华夏板块 东南地区 江南地区 
弧-陆碰撞期构造对沉积作用的控制:对巴布亚-新几内亚Markharm地缝合线研究的实例
《世界地质》1993年第1期93-93,共1页Keyu Liu Keith A.W.Crook 王义 
在晚中新世至上新世,Finisterre弧(南Bismarck板块)与澳大利亚大陆(板块)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东北角发生碰撞,这导致了许多盆地的形成,它们沿350km长的Ramu-Markham断裂带(RMFZ)分布。盆地内的沉积物为向上水深环境变浅的沉积序列,沉积...
关键词:弧-陆碰撞 沉积作用 地缝合线 
巴西阿拉瓜亚褶皱带:一个再活化的巴西利亚泛非旋回(550Ma)地缝合线带
《地质调查与研究》1989年第3期31-41,共11页Norman Herz 高凡 
前言由变质岩与岩浆岩组成的三个前寒武纪大地盾构成巴西的大部分:亚马孙盆地北缘的圭亚那地盾、亚马孙盆地以南的瓜波雷地盾和沿大西洋边缘的圣弗兰西斯科地盾(Almeida等,1981;Teixeira等,1989)。这些地盾由克拉通组成,它们的边缘镶以...
关键词:地盾 克拉通 褶皱带 造山作用 前寒武纪 西阿 亚马孙 太古宙 杂岩 构造窗 
一本胡乱拼凑加抄袭的《手册》
《中国出版》1985年第10期21-25,共5页江宇 
最近看到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外史地知识手册》(郑云山、臧威霆主编,以下简称《手册》)。从标题看,可谓洋洋大观。如果能把集古今中外历史地理知识于一炉的手册编好,确可造福于广大读者。该书初版印数即达三十八万多册,足见读者对...
关键词:手册 工具书 抄袭 地理知识 板块构造理论 地缝合线 小板块 俯冲带 出版社 地质工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