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命学说

作品数:11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谷建军徐静孙钰王泷张燕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济南军区总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民间疗法》《辽宁中医杂志》《山西中医》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在排卵障碍性不孕治疗中的运用
《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第6期27-30,共4页胡梦琪 李赟 
近年我国不孕症患者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排卵障碍性不孕是常见类型之一,归于中医“全不产”“断绪”范畴。中医治疗不孕症历史悠久,古今医家在长期的临床诊疗中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其中,“肾命学说”可追溯于《黄帝内经》,明代温...
关键词:肾命学说 排卵障碍性不孕 不孕症 明代温补学派 阴阳 重阳 
薛己对易水学派的贡献被引量:7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年第3期299-300,389,共3页王泷 郭彦麟 孙钰 任北大 张保春 
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奥奖励基金(2015-XAJLJJ-007)-张元素生平考证及易水学派学术研究
金元时期,张元素以脏腑辨证和杂病内伤辨治为主要学说特点创立了易水学派。易水学派学术影响深远,研习者众多,在学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易水学派的代表医家薛己多被现代人作为温补学派的医家研究,常常忽略其在易水学派中的作用和贡...
关键词:易水学派 脾胃学说 肾命学说 温补 薛己 
肾命学说与骨病治疗的相关性被引量:5
《辽宁中医杂志》2013年第7期1332-1333,共2页郭晓辉 陈志维 
肾命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内科病的诊治有指导意义,而且对骨病的治疗也有指导作用。历代医家关于命门的位置及其与肾的关系存在很大的争议,主要有四种观点,总结后得出肾与命门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关系。另外从肾命...
关键词:肾命学说 肾与命门 骨病 
扶阳学派对肾命学说的发展被引量:3
《江西中医药》2011年第12期19-21,共3页谷建军 赵艳 
肾命学说肇始于《内经》,发展于金元,成熟于明清,本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学术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扶阳学派的学术理论实际上也属于肾命学说的范畴,不但如此,本学派"阳主阴从"的学术主张亦使肾命学说注入了...
关键词:扶阳学派 肾命学说 
心肾相交理论和肾命学说的发生学研究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94-96,共3页徐静 段学忠 孙英霞 
中医学心肾相交理论和肾命学说的产生,是借鉴了古代丹术炼养思想作为其基础之一。对人体水火之原的不同界定是二者的主要内容之一。二者均归属于藏象学说的范畴,并在医疗实践中得以运用。
关键词:心肾相交理论 肾命学说 人体水火之原 藏象学说 
心肾不交证的理论渊源被引量:7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1-3,共3页徐静 张燕 华愫 
通过文献梳理,探寻肾阴虚心火旺证作为心肾不交证的理论渊源。受道家内丹术心肾交合之论的影响,中医理论一度赋予心肾人体之阴阳的秉性,认为二者的交互作用,主导着人体健康的生命活动;其后,火热论把心肾失济定义为阴虚火旺证——心肾不...
关键词:心肾不交证 肾阴虚心火旺证 火热论 相火论 肾命学说 
肾命学说在骨伤科临床中的应用
《江西中医药》2008年第7期17-19,共3页张恒青 胡素敏 
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项目(赣卫中字[2007]20号)
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缺血性脑卒中 
著名中医学家时振声学术经验撷要被引量:2
《山西中医》2005年第4期8-9,共2页郭教礼 王国柱 
关键词:时振声 肾病 热病 肾命学说 老中医经验 
肾命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探微被引量:1
《中医药学刊》2003年第11期1909-1910,共2页吴水盛 张丽霞 
肾命学说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医理论发展和临床应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肾命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 研究 
试论“肾无实证”与肾命学说的理论渊源被引量: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年第5期4-6,共3页李瑞 鲁兆麟 
关键词:肾无实证 肾命学说 肾病理论 中医 肾阴有余证 肾阳有余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