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人工育苗

作品数:20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启春杨凤闫喜武王志刚聂爱宏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大连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水产》《科学养鱼》《海洋湖沼通报(中英文)》《水产科技情报》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方近江牡蛎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海洋湖沼通报》2023年第3期63-68,共6页邹多 李海昆 高成乾 李春华 李琦 于瑞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黄渤海滩涂生态高效三产融合模式示范(2020YFD0900705)。
本文以潍坊老河口自然保护区的近江牡蛎为实验材料,通过强化亲贝的促熟培育,使近江牡蛎亲贝快速成熟,阴干刺激诱导亲贝产卵、排精,同时进行了22~23℃,25~26℃和28~29℃三个温度范围的亲贝促熟培育实验。结果表明,温度22~23℃促熟效果最...
关键词:近江牡蛎 人工育苗 孵化 附着 
西施舌亲贝培育及催产技术被引量:2
《科学养鱼》2018年第8期50-51,共2页陈启春 
西施舌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蛤蜊科、腔蛤蜊属,俗称海蚌,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名贵贝类。传统西施舌人工育苗中,由于亲贝暂养、促熟技术不成熟,育苗时多采用海捕亲贝直接解剖进行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卯,严重制约了生产规模...
关键词:催产技术 亲贝培育 西施舌 生产性人工育苗 亲贝暂养 促熟技术 软体动物门 经济价值 
近江蛏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
《中国水产》2018年第1期69-70,共2页黄标武 林旭吟 
虽然近江蛏生产性人工育苗已获成功,但多数养殖者在池塘大规格苗种培育的成活率还是比较低,造成近江蛏苗种资源浪费,本文对近年来近江蛏池塘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进行总结,结果为近江蛏苗种最适宜的比重是1.004-1.006,近江蛏苗种最适宜的...
关键词:苗种培育技术 规格 生产性人工育苗  资源浪费 成活率 PH值 池塘 
近江蛏无公害养殖技术
《齐鲁渔业》2017年第9期24-26,共3页张水波 
近江蛏(Sinonovaeular ivularissp.NOV)为一种河口埋栖型双壳贝类,隶属于双壳纲,灯塔蛤科,缢蛏属,为缢蛏属中的一新种。该蛏形似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at),但壳长与壳高之比大于缢蛏,在精子形态、遗传基因上与缢蛏有显...
关键词:无公害养殖技术 缢蛏 生产性人工育苗 双壳贝类 精子形态 遗传基因 经济价值 双壳纲 
大竹蛏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研究被引量:2
《齐鲁渔业》2012年第6期4-7,共4页曹琛 闫喜武 李晓冬 邢佐平 魏国庆 杨凤 
资助项目: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大竹蛏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2009-2011年进行了大竹蛏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2011年主要进行大竹蛏生产性人工育苗,分别在51m^2和312m^2附着面积中,培育出平均壳长(6.33±0.369)mm、平均质量规格220枚儋的稚贝3.12×10^6枚;(1.04±0.199)mm、477枚/g的...
关键词:大竹蛏 生产性 稚贝 增殖放流 人工育苗 
“近江蛏生产性人工育苗”通过验收
《中国水产》2010年第6期71-71,共1页
4月23日,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重点项目办主持,聘请厦门大学、福建省海洋研究所、集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在龙海市紫泥镇巽玉村对2008年省海洋与渔业厅重点项目《近江蛏生产性人工育苗》进行现场验收。
关键词:生产性人工育苗 海洋研究所  厦门大学 集美大学 现场验收 福建省 龙海市 
三疣梭子蟹生产性人工育苗关键技术
《河北渔业》2005年第2期33-34,共2页王锐 宋庆华 安传林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 生产性人工育苗 关键技术 人工育苗试验 人工增养殖 2002年 生长速度 食用价值 优良品种 自然资源 养殖规模 育苗技术 5000 经济效益 技术总结 单产 蟹苗 优质 苗种 幼蟹 
鲍的生产性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
《齐鲁渔业》2003年第7期1-2,共2页王伟定 于谨兰 姚海富 许文军 
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项目号:914232)
1 人工育苗1.1 亲鲍生殖腺的促熟培育 育苗所用的亲鲍是山东胶州湾自然采捕的8~10cm的个体和海上人工养殖的6~7cm的成鲍。2月中下旬移入蓄养池中,升温培育(每日升温0.5℃)。
关键词: 生产性人工育苗 养殖技术 苗种培育 海区养殖 
闽南紫海胆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被引量:4
《海洋科学》2003年第4期1-3,共3页方少华 吕小梅 廖志强 林颂光 
福建省科技厅专项99 Z 11 2号资助;漳州东山湾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第二期科教兴海工程项目之一 ;紫海胆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研究项目
报道了1999年7月到2000年10月在福建省东山县鲍鱼增殖中心进行的紫海胆(Anthocidariscrassispina)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试验。受精卵孵化后经过11d的浮游阶段的培育 ,移入采苗池 ,经过80d稚海胆阶段的培育 ,出苗量1万~1.2万粒/m3,个体壳...
关键词:紫海胆 生产性人工育苗 亲胆选择 催产 人工授精 人工孵化 幼体培养 稚胆培养 
三疣梭子蟹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要点
《渔业致富指南》2002年第11期32-34,共3页张耀辉 朱伟 
三疣梭子蟹是大型食用蟹类,其生长速度快,人工养殖当年可长成商品蟹,是人工增养殖的一个优良品种。但是我区目前用于养殖的梭子蟹苗种基本上来自于自然海区。为了提高梭子蟹人工育苗技术水平,促进我区梭子蟹养殖产业化的发展,笔者于1999...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 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 亲蟹暂养 幼体培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