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

作品数:15742被引量:5036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郑晓江任俊圣何仁富靳凤林邵璐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青年文学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受难”——浅谈萧红《生死场》中的苦难书写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14期44-44,共1页张雅楠 
作为东北作家群的代表女作家,萧红作品总是以东北地区为背景,以苦难作为作品的主色调。本篇论文将以萧红的代表作品《生死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解析物质贫困表层意义下的精神"受难"的深层意蕴,同时分析萧红创作中的苦难...
关键词:物质贫困 精神“受难” “人”的发现 
日出而生,日落而殁——地域文化视野中的《生死场》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12期44-45,共2页刘玫珺 
《生死场》萧红书写的一部生命之书,它有着最原始的生气,有着整个生命在跳动,更有着对残酷的生活现实毫不回避的生命体验,它是萧红展现给我们的一个"藏污纳垢"的民间世界。这种雄厚坚定而又血淋林的现实只有那些在关东大地博大包容的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 生命意识 
浅谈莫言《生死疲劳》的叙事艺术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12期58-58,共1页王昕晴 
莫言的《生死疲劳》用轮回的结构来叙述中国传统的乡土文化在城市文化的压迫下而展开的反击。本文将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以及叙事语言三个方面来对《生死疲劳》的叙事进行研究。
关键词:生死疲劳 莫言 叙事艺术 
生的忧伤、死的恐惧——《睡美人》主题分析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12期140-140,共1页张雅楠 
川端康成是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伊豆的舞女》为其代表作。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使其在亚洲都掀起了一阵创端康成作品译介的热潮。深受日本传统美学与自身经历的影响,川端康成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死观,作品多呈现出一种哀婉与凄...
关键词:生死观 忧伤 恐惧 
从《生死场》对女性的书写解读女性悲剧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30期22-23,共2页陈知训 
萧红在《生死场》中对女性的描写以及对女性悲剧的描绘是力透纸背的.在循环往复的生与死的轮回中,人们忘记了"人"的意义,自然而然地将一切压迫合理化,将一切悲剧消解在无限循环的乡村生活中.萧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女性的身体、感情...
关键词:《生死场》 萧红 女性 悲剧 
莫言作品中的裂变与归宿——以《生死疲劳》等为例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3期24-25,共2页刘玥 
莫言小说中存在某种'裂变',叙事的裂变对应的是主体以及意识的裂变,但同时这种裂变也各有其归宿。在阅读莫言作品的过程中先需要从宏观角度出发,把握其写作逻辑、了解其写作框架,其次,不能忽视从微观角度下对细节的探究。本文从双重英...
关键词:莫言 裂变 归宿 
永久的憧憬与追求——读萧红《生死场》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0期59-59,共1页李书凝 
打开作家萧红的一部《生死场》,一场人生迷茫的梦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静静的山村中,暗流涌动、生死离合全都包括,这大概是人生的一幅生动画卷.世道改变,人心不古,浮浮沉沉,我们不应该去责怪任何人,更不应该去责怪自己.一本书,12个中短篇小...
关键词:人生 国民劣根性 沉重 时代 
生死为何——苏轼《江城子》与弥尔顿《梦亡妻》对比分析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0期98-98,100,共2页徐晴 
作为中西方悼亡诗中的代表作品,苏轼的《江城子》和弥尔顿的《梦亡妻》在文学旨趣上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本文试通过对比两诗异同,分析诗人写作背后的心理,及其所处社会文化背景与其作品的关联性.
关键词:悼亡诗 苏轼 弥尔顿 对比 
《生死场》悲剧女性形象谫析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1期51-51,共1页余安然 
《生死场》是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谈及女性悲剧不得不提及《生死场》的故事,书中作者描述了女人们在男权世界里卑微而无助的生活和死亡,引得人们痛心深思。本文试图通过性别视角,探究《生死场》悲剧女性形象及其深层内涵。
关键词:《生死场》 悲剧 女性 
从女性形象的解构看萧红的女性主义创作——以《生死场》为例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1期56-56,共1页庞婧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从性别角度对萧红《生死场》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研究,萧红的女性主义创作通过其独特的身体叙事方法再现了底层女性被压抑被损害的真实面貌,颠覆了男权文化中的女性形象,体现了萧红在民族话语大背景下对于女...
关键词:《生死场》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