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毒理

作品数:861被引量:5074H指数:3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周启星陆光华刘征涛宋玉芳林匡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河兰州段污灌区生物监测与生态修复被引量:5
《科技导报》2020年第17期60-65,共6页黄德军 张迎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517,31572216,41171391,20907019,30770390,30470320);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504NK-CA082,090NKCA07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0-046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C53BO3)。
黄河兰州段水体中的污染物,随着灌溉进入农业生态系统,在水-土-生物-人体中迁移和富集,不仅给两岸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还对动物植物造成各种损伤,甚至危害到人体健康。综述了在黄河兰州段污灌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污染监测、生态风...
关键词:黄河兰州段 污水灌溉 生态毒理 生物监测 生态修复 
锰矿修复区植物生态系统自由能与化学势分析被引量:4
《生态学报》2017年第8期2694-2705,共12页欧阳林男 吴晓芙 陈永华 李芸 冯冲凌 陈明利 
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2012GS430203);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C09B00);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CX2015A02)
基于热力学理论建立了生态系统Gibbs自由能方程,用以计算湘潭锰矿生态修复区植被系统的自由能(G)和物种化学势(μ)。生态修复区(及对照区)以泡桐(Paulownia fortunei)和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作为建群植物,总面积为4 hm^2,修复...
关键词:锰矿区 植物修复 生态系统恢复 环境工程 自由能 化学势 生态毒理 
蚯蚓在土壤污染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6
《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第8期24-29,共6页罗洁文 黄玫英 殷丹阳 周垂帆 吴鹏飞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4BAD15B02);农业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编号:2013N5002);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编号:2015);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3J01073)
蚯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量最大的无脊椎土壤动物,是土壤中的重要生物,蚯蚓既能够反映土壤的污染状况,又能鉴定指示各种有害物质的毒性,因此被视为土壤区系的代表类群而被应用于指示、监测土壤污染和质量评价。随着生态环境污染和土壤...
关键词:蚯蚓 土壤污染 生态毒理学 生物监测 
食蚊鱼(Gambusia afinis)cat、gapdh和gst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被引量:7
《生态毒理学报》2015年第3期83-92,共10页欧瑞康 武小燕 库培佳 王兰 苏甜 梁惜梅 聂湘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C07B05;20612033);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21611609)
根据Ensembl、Genbank登录的鱼类cat、gapdh和gst基因的CDS序列设计普通PCR扩增引物,寻找食蚊鱼的cat、gapdh和gst基因的c DNA片段,并根据定量引物设计要求设计出相应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RT-q PCR引物,建立了食蚊鱼cat、gapdh和gst...
关键词:食蚊鱼 CAT GAPDH GST 实时荧光定量PCR 双氯芬酸 
樟树水浸液对钉螺的生态毒理学效应被引量:4
《生态学报》2015年第3期919-925,共7页王万贤 柯文山 吴明煜 孙启祥 彭镇华 尹蔚琳 张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506;30570322);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2011BAD38B07);教育部(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武汉市科技局资助项目(080-098045;080-097181)
用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新鲜根皮、茎皮、叶为材料,设置1%、0.5%、0.1%、0.05%4个不同浓度梯度的水浸液处理钉螺,以清水和1 mg/L浓度的氯硝柳胺溶液为对照,统计钉螺死亡率,并分析钉螺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采用...
关键词:樟树 钉螺 杀螺活性 生态工程抑螺 血吸虫病 
除草剂对藻类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述评被引量:15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536-541,共6页倪妍 王毛兰 赖劲虎 万金保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7BAB23C02);南昌大学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Z04999);南昌大学校基金项目(Z04861)
就除草剂对藻类生长及群落组成的影响、致毒机理、藻类对除草剂的富集和降解进行综述。相对于其他水生植物和浮游动物,除草剂对藻类的毒性更低。低毒除草剂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呈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而高毒除草剂低浓度时就产生...
关键词:除草剂  毒性 生态毒理 
用于土壤污染生态毒理诊断的蚯蚓生物标志物研究被引量:9
《江西农业学报》2012年第1期137-143,共7页肖能文 赵彩云 王学霞 李俊生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BAC43B01);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8012-005B)
综述了蚯蚓用于土壤污染生物标志物的主要类型,包括酶活性作为土壤污染的生物标志物、溶酶体中性红染色保持时间、热休克蛋白、金属硫蛋白、组织和超微结构变化、DNA损伤、大分子加合物等;并对几种生物标志物机理、特性、检测实例以及...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 蚯蚓 土壤污染 生态毒理诊断 生态风险 
水体氟污染的植物修复与毒性被引量:10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第4期60-63,151,共5页陈丽慧 熊治廷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8B07)
综述了国内外对水体中氟的存在形态、植物对水体氟污染的去除效果、水体氟对植物的生态毒理效应、影响水体氟植物修复的因素,并提出了今后宜进一步加强研究方向。天然水中氟的存在形态主要以F-、未离解的HF以及与铝、铁和硼形成络合物存...
关键词:水体氟 植物修复 生态毒理效应 
物种敏感度分布及其在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1
《生态毒理学报》2010年第4期491-497,共7页陈波宇 郑斯瑞 牛希成 赵劲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60108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08BADA7B01)
物种敏感度分布是一种基于单物种测试的外推方法,其在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论文阐述了物种敏感度分布在生态毒理学的应用背景,以及其基本内涵与研究步骤,同时介绍了物种敏感度分布在生态毒理学中应用的两个方面:制...
关键词:物种敏感度分布 生态风险评价 环境质量标准 
重金属锌胁迫下鲫鱼不同组织中金属硫蛋白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0
《江苏农业学报》2009年第4期818-823,共6页周彦锋 尤洋 吴伟 杨光 陈家长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3B09);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与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YM2007-09)
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重金属锌(Zn)的胁迫对鲫鱼不同组织中金属硫蛋白(MT)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6.5±1.0)℃时,平均体长为(15.32±0.63)cm、平均体重为(310.6±5.7)g的鲫鱼不同组织中...
关键词:生态毒理学 重金属  金属硫蛋白 鲫鱼 组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