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退化

作品数:138被引量:1063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赵萌莉许志信常兆丰王涛齐善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阿拉善高原生态环境退化研究进展被引量:6
《地球环境学报》2018年第2期109-122,共14页万炜 颜长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10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429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1400)~~
区域生态环境退化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内容,分析其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能更好地把握其核心领域并开展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阿拉善高原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该区域土地沙漠化、沙尘暴演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关键词:生态环境退化 人地关系 阿拉善高原 干旱区 综述 
沙区生态环境退化的本质——以甘肃河西沙区为例被引量:2
《农业工程》2016年第3期63-67,62,共6页常兆丰 杜娟 
国家973前期"绿洲边缘高大新月形沙丘稳定性研究"(项目编号:2014CB4606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民勤绿洲边缘积沙带形成的气候环境因子及其生态效应"(项目编号:41261102)
我国的沙化土地面积总体在减少,但局部沙区生态环境仍在持续退化。以河西走廊沙区,尤其是民勤沙区为例,从沙漠的形成是水资源退化的结果、水资源是干旱沙漠生态环境众多因子中的主导因子、水是植被存在的必要条件以及水是造林治沙的关...
关键词:沙区 生态环境 退化 河西走廊 植物群落 
白洋淀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演变及其生态系统退化驱动机制研究被引量:17
《中国工程科学》2010年第6期36-40,47,共6页王立明 朱晓春 韩东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403408);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81135)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湿地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自然和人为驱动影响下,生态系统呈明显的退化趋势。通过对白洋淀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演变分析,剖析了其生态系统退化的特征及驱动机制。气候干旱是白洋淀生态系统退化的环境...
关键词:白洋淀 生态水文学 生态环境退化 驱动机制 
陇中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退化与恢复重建调控机理被引量:5
《山地学报》2005年第4期413-419,共7页张汉雄 上官周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111502)资助。~~
陇中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脆弱,历史时期人为活动强烈,导致生态环境退化与农牧交替频繁。应用系统论分析该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性,用反馈控制原理分析该生态环境系统的运行机制和调控机理,并提出该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途径与措施,为该区...
关键词:生态环境 生态经济系统 稳定性 调控机理 恢复重建 陇中黄土丘陵区 
横断山区干旱河谷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被引量:28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5年第3期54-61,共8页孙辉 唐亚 黄雪菊 黄成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800);教育部"振兴行动"计划项目;四川大学青年科技基金资助
干旱河谷及其所在的横断山区是独特的自然、气候和地理单元,是我国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环境异质性以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少数民族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西南经济最为落后、交通偏远、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干旱...
关键词:干旱河谷 持续发展 横断山区 干旱河谷区 生态环境治理 文化多样性 环境异质性 经济资源 现状 生态环境退化 
黄河源区生态环境退化研究被引量:25
《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第6期56-62,共7页封建民 王涛 谢昌卫 齐善忠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G2000048705)资助.
生态环境退化是黄河源区所面临的重要的生态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源区生态环境退化不但影响本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水文条件构成很大威胁。在收集区内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2000年TM影像的解译,对黄...
关键词:黄河源区 生态环境退化 现状 趋势预测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退化与整治研究被引量:3
《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119-123,共5页柏松 黄成敏 唐亚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批准号 :G19980 4 0 80 0 )子课题"全球变化背景下干旱河谷变化趋势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教育部振兴行动计划项目 (批准号 :0 0 82 2 0- 4 12 70 2 4 )"西南干旱河谷环境变化与生物适应性研究"研究成果
在过去几十年 ,由于人口超过环境承载量 ,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落后 ,以及生态脆弱等诸多因素 ,导致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退化 ,如植被 ,草场 ,土地的退化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目前 ,区域贫困和生态环境退化已形成了恶性循环。...
关键词:岷江上游 少数民族 生态环境退化 环境整治 
黑河流域环境退化特征分析及防治研究被引量:19
《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第1期30-37,共8页齐善忠 王涛 罗芳 罗万银 郭坚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G2000048705)资助.
生态环境条件的好坏,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特别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干旱区的内陆河流域。本文以黑河流域为例,根据最新的野外调查数据,结合该流域已有的研究文献资料,分析了黑河流域生态环境退...
关键词:生态环境退化 防治对策 黑河流域 西北干旱区 
和田河流域生态脆弱性成因辨识被引量:18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1期106-110,共5页王让会 张惠珍 马映军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KZCX-XJ02-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基金资助项目(G1999043509);中国科学院"九五"资源与生态环境重大基金资助项目(KZ951-213-02)
通过文献资料和野外考察,认为和田河流域的脆弱生态环境是长期的自然作用过程及人类活动干预下形成的。自然地理要素有脆弱性的一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生态环境退化的进程。和田河流域脆弱生态环境是水、植被环境恶化导致的生态平...
关键词:和田河流域 生态脆弱性 成因 生态环境退化 生态平衡失调 荒漠化 沙漠化 生态环境质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