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诗歌

作品数:113被引量:8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汪树东龙其林闫建华田皓张明兰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广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淮阴工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布林克曼生态诗歌文本分析——以Landschaft为例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5年第5期15-17,共3页王小涵 
随着人类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关注到现代科技对自然的过度破坏。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民众的生态意识逐渐觉醒,开始开展绿色和平运动等环境运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态问题等主题,逐渐成为文学创作中备受关注的议题。...
关键词:布林克曼 Landschaft 生态诗歌 
进入“生态现场”——以海峡两岸海洋生态诗歌为例
《中华环境》2024年第11期68-70,共3页华海 
我想从海洋生态诗歌角度,来谈谈如何进入海洋生态现场,并以诗歌的独特方式表达保护海洋生态系统,追求人海和谐共生诗意理想的问题。我们在二十一世纪面临的生态问题和困境迫使我们以新的生态理念视角来思考诗歌创作,并以诗歌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生态诗歌 二十一世纪 诗意栖居 人海和谐 生态实践 海洋生态 生态理念 诗歌创作 
生态诗歌的生态性、地方性和诗性的融合
《中华环境》2024年第10期69-71,共3页华海 
当代生态诗歌具有鲜明的特性,我们曾把它最重要的特性概括为批判性、体验性和梦想性。结合广东清远生态诗群多年来的创作实践,针对当下生态诗歌写作的现状,笔者认为,在生态诗歌创作中有必要强化生态性、地方性和诗性的深度融合与创新,...
关键词:生态诗歌 生态体验 生态审美 诗歌写作 诗歌创作 广东清远 体验性 融合与创新 
浅谈生态诗歌创作手法之拓展——“中国生态诗歌三人行”赏析
《绿叶》2024年第8期75-78,共4页成雨田 
“中国生态诗歌三人行”是生态诗人胡伟、胡红拴及华海组成的诗歌创作组合,三人从事文学创作多年,已在各大报刊发表诸多作品,在生态诗歌创作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与感悟。他们创作的生态诗歌各具特色,风格鲜明、个性突出,文学底蕴深厚,兼...
关键词:生态诗歌 诗歌创作 三人行 文学创作 华海 底蕴深厚 哲理性 生态性 
新世纪生态诗歌的美学建构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6期59-60,共2页马春光 
“荒野”是生态文学的核心概念,19世纪中叶以来,梭罗、缪尔、利奥波德等美国自然文学的先驱前赴后继地“深入荒野”,他们的荒野实践与文学作品对后来的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当代生态诗歌萌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
关键词:生态文学 生态诗歌 生态批评 利奥波德 19世纪中叶 文学作品 美学建构 荒野 
东莞:聚焦生态审美 名家对话采风
《环境》2024年第5期70-72,共3页 
4月26日-29日,“2024诗城东莞生态诗歌圆桌对话会暨名家采风行活动”举行,活动是2024中国诗歌之城(东莞)、中国诗歌创作基地(谢岗)诗歌系列活动之一,由东莞市文化馆、谢岗文化服务中心主办,并得到东莞市环保宣传教育中心大力支持。本次...
关键词:生态文学 诗歌审美 生态诗歌 生态审美 责任担当 诗歌创作 采风 聚焦 
生态诗歌
《绿叶》2024年第4期71-80,共10页孔文越 方寸 严琛华 杨彩芬 温小兵 秦仲濂 廖诗林 赵勇 李献宗 山立 林钊勤 张亚华 陈义明 胡东伟 冯杰福 刘序珍 刘卫东 张伟斌 费青云 张庆昌 刘清华 璐瑶 田树先 
韩国现代生态诗歌中的东方思维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4年第6期18-20,共3页曹琪 
韩国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部分文人开始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诗歌应运而生。西方生态批评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左右开始逐渐兴起,多数学者习惯运用西方的生态批评理论来分析作品。但韩国从属于东亚文化圈,仅用西...
关键词:韩国生态诗歌 东方思维 道家思想 佛家思想 
当代生态诗歌的西方资源与本土路径--以三位诗人的“神性自然”抒写为例
《长江文艺评论》2024年第1期95-103,共9页马春光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自然万物披着神秘的面纱,自然神和自然崇拜是人类最初认识自然、与自然相处的典型形式。“自然崇拜的对象是神灵化的自然现象、自然力和自然物。”[1]《周易》云:“阴阳不测之谓神”“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中...
关键词:自然崇拜 人格神 宗教意义 天地自然 西方思想史 生态诗歌 不可知性 自然力 
生态文学时代的生态诗歌空间——著名诗人梁志宏访谈录
《中国生态文明》2023年第6期93-98,共6页李景平 
无论是传统诗还是现代诗,都与自然、与生态、与环境葆有血肉一般、灵肉一般的内在联系;诗歌,无论从内在创作力还是外在感应力上,都与时代、现实、未来葆有青春一般、生命一般的天然关系。进入生态文明的时代、生态文学的时代,诗与自然...
关键词:生态文学 生态文明 现代诗 自然生态 文明进程 生态诗歌 感应力 创作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