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文

作品数:477被引量:4573H指数:3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夏军赵文智李翀严登华程国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宁夏罗山自然保护区3种典型林分凋落物和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综合评估被引量:15
《生态学报》2023年第19期7987-7997,共11页陈晶亮 杨慧 刘超 王博 黄磊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977420,41671076);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BEG02009)资助。
森林凋落物层和土壤层是森林生态水文效应中的主要贡献层,对森林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和水源涵养能力有重要影响。对比宁夏罗山自然保护区3种典型林分类型凋落物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的变化规律和水源涵养能力大小,为该地区的森林生态水文...
关键词:森林生态水文 凋落物层 土壤层 水源涵养 
准确理解和量化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被引量:16
《生态学报》2023年第1期9-25,共17页孙阁 张橹 王彦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0801803,2022YFF1300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A2085,U21A2005)。
公认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是指森林通过调节蒸散的组分和总量、保护和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入渗和削减地表径流、促进壤中流形成和地下水补充等水文过程而产生的消减河川洪水径流、增加枯水期径流、稳定水资源供给的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
关键词:森林 水源涵养 蒸散 径流 生态水文 生态系统服务 
海绵城市建设对流域海绵体生态水文过程的改善被引量:7
《生态学报》2022年第24期10098-10110,共13页李国婉 夏兵 隋己元 王耀建 杨海军 杨慧琛 王燕华 黎华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0479);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B030301007)
快速城市化驱动的不透水面比例增加是引起流域洪峰和径流总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海绵城市建设通过生态基础设施网络构建增加流域透水面比例,是重构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的重要途径。但是海绵城市建设在流域海绵体生态水文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尚不...
关键词:流域 径流 峰值流量 监测 水质 
草灌植被转变对草地生态系统及其水碳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7
《生态学报》2022年第11期4324-4333,共10页胡健 曹全恒 刘小龙 陈雪玲 孙梅玲 周青平 吕一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7057);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资助(2019QZKK0307);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2021FY100704);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国家民委若尔盖高寒草甸生态站专项资助(2021PTJS27)。
气候变暖和过度放牧的共同作用使全球草地出现明显的灌丛化现象,灌木去除是草地灌丛化控制的重要方式,识别这些草灌植被转变对生态系统、生态水文、土壤侵蚀和侵蚀碳流失的影响对草地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草地灌木入侵及其控...
关键词:灌木入侵 灌木去除 生态水文 土壤侵蚀 土壤碳库 
黄河干流与河口湿地生态需水研究进展被引量:15
《生态学报》2021年第15期6289-6301,共13页赵芬 庞爱萍 李春晖 郑小康 王烜 易雨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404401,2018YFC0407403)。
通过回顾黄河干流和河口湿地生态需水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研究成果,从生态需水研究的研究对象及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应用等方面归纳总结了黄河干流和河口生态需水的研究现状和面临挑战。目前,有关黄河干流和河口湿地的生态...
关键词:生态需水 生态水文过程 干流 河口湿地 
城市化对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综述被引量:36
《生态学报》2021年第1期13-26,共14页郝璐 孙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151,41977409,4157102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9YFC1510200)。
了解流域水文过程(水量和水质)是流域综合管理的基础。城市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目前和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然而,城市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新污染物产生)、水文(降水、入渗、蒸散、径流过程)和生态...
关键词:城市化 蒸散 生态水文 土地覆被变化 城市五岛效应 流域管理 
MixSIAR和IsoSource模型解析植物水分来源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9
《生态学报》2020年第16期5611-5619,共9页曾祥明 徐宪立 钟飞霞 易汝舟 徐超昊 张耀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30073);中国科学院创新交叉团队。
选取西南喀斯特地区次生林中主要优势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Thunb.)Koidz.)、香椿(Toona sinensis)和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et Zucc.)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水、泉水、雨水和植物采样,利用氢氧稳...
关键词:喀斯特 氢氧稳定同位素 水分来源 IsoSource模型 MixSIAR模型 生态水文 
微尺度下城市公园人造绿地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异格局及其驱动机制被引量:2
《生态学报》2019年第18期6794-6802,共9页刘雅莉 杜剑卿 李锋 高海宁 胡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482,717340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YFC0502804)
水是生态系统的基本非生物组成要素,土壤水分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微地形改造被证明能有效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并被广泛应用在生态恢复工程中。然而,在微尺度下人造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异格局及其驱动机制仍不明...
关键词:土壤水分 微地形 时空格局 生态恢复 生态水文过程 
黄土高原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被引量:18
《生态学报》2018年第11期4052-4063,共12页杨阳 朱元骏 安韶山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1671280);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2015BAC01B01);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1045)
以黄土高原水文过程为主线,围绕水资源短缺、水量分布不均衡、水文过程的复杂性和非稳态等特性,梳理了黄土高原水文过程的主要现状及研究进展,包括水资源分布、水量平衡和水文循环等过程;融合生态水文尺度效应,从土壤、微生物、植物冠...
关键词:水文过程 尺度效应 黄土高原 
湿地生态水文模型研究综述被引量:34
《生态学报》2018年第7期2588-2598,共11页吴燕锋 章光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406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108);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中国生态水文学学科发展战略"咨询项目(2017DXA)
变化环境下湿地生态水文格局及过程发生了深刻变化,已对流域、区域乃至我国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构成威胁。湿地生态水文模型是揭示湿地生态格局与生态过程的水文学机制的有效工具和重要手段。介绍了湿地生态水文模型的概念、内涵、构建方...
关键词:湿地 生态水文格局 生态水文过程 生态水文模型 生态水文调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