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政治

作品数:377被引量:954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郇庆治吴海晶刘京希方世南黄爱宝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山东大学湖北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生态文明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被引量:1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李全喜 李培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度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研究”(22VSZ055)。
西方生态政治学是特定西方语境下政治社会变革和学术话语塑造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破解了西方生态政治学对生态政治现象的意识形态遮蔽,是一种兼具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知识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原创性贡献 
新时代“两山”理论的生态政治意蕴探析被引量:1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7期7-12,共6页马岚 张胜旺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研究”(2022YJ083);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3—2024年度重点课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基本问题研究”(SSKLZDKT2023047)。
“两山”理论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站在生态政治的高度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着眼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趋势提出的重要论断。新时代“两山”理论包含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政治立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关键词:“两山”理论 生态政治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观——“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生态政治意蕴被引量:6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25-31,共7页方世南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18JZD007)。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出,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一科学论断,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时代需要和时代任务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观的继承和发展,是结合中国资源、环境、人口实际而形成的中国化时...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政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色发展 
价值重塑与制度新探——基于科尔曼的生态政治思想分析
《江南论坛》2023年第10期44-48,共5页贾秀飞 
科尔曼的生态政治思想阐述的是一种“深绿色”环境观,生态危机的根源并非“浅绿色”环境观所主张的“人口膨胀”“技术决定”以及“消费方式”等因素,而是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即狭隘的价值观、合作社群的消失以及权力的过度集中。解...
关键词:丹尼尔·A·科尔曼 生态政治思想 生态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意蕴被引量:1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50-56,共7页方世南 
“以党建工作新成效引领苏州轨道集团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党建课题和2023年度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生态环境厅基地第一批重点课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内涵和江苏新实践”(项目编号:2023001)的阶段性成果。
坚持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民生福祉、生态安全的价值取向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确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天地人和、万世永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显著特征和基本要求,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价值追求和独...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政治 生态经济 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 
列斐伏尔“自然-社会”辩证法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2023年第4期157-167,共11页闫书帝 
根据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列斐伏尔构建起自然-社会的辩证概念,旨在消除自然-社会的传统二元对立范畴,克服形而上学“自然哲学”的封闭体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达到自然-社会的总体性,实现自然-社会的全球层面的和谐统一。列斐伏尔认为,资本...
关键词:自然-社会 唯物辩证法 物质变换 生态政治 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实践的阐释被引量:6
《鄱阳湖学刊》2020年第3期19-31,124,125,共15页黄爱宝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重点项目“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17ZTA008)。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机制,是诸多维度和层面的动力要素内部矛盾运动及其相互作用的机理和方式。其中,生态需要及其满足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本原动力,生态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动力,生态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动力机制 中国共产党 生态政治学 
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政治哲学意蕴被引量:1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1-4,124,共5页方世南 
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8JZD007);2019年度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点研究选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江苏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9ZTB032)。
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人类的永恒关系,只有从生态政治哲学的视角审视,才能把握其基本内涵、本质特征、内在价值和发展趋势。在生态政治哲学的视野内,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的对应关系,而是和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紧密关联着...
关键词:人与自然 生态政治哲学 生态文明 
萨拉·萨卡生态政治思想及其启示
《法制博览》2019年第7期292-292,共1页吴妙馨 
学者萨拉·萨卡致力于从生态角度剖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批判生态资本主义模式的弊端,提出了要构建生态政治体系的观点。通过辩证剖析萨拉·萨卡的生态政治思想,可以得出,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注入了新鲜的...
关键词:萨拉·萨卡 生态政治 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政治智慧被引量:8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85-90,共6页方世南 
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18JZD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丰富的生态政治智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智慧突出地表现为将生态问题看作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和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是一种从生态政治高度认识生态问题的生态政治智慧;将建设生态文明当...
关键词:习近平 生态文明 生态治理 生态政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