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心论

作品数:53被引量:26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孙亚君王雨辰柴毅龙赵晓红苏贤贵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哲学》《商丘师范学院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道德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放任自然”还是“优化自然”——论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关于环境管理的张力与合力被引量:3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0年第6期101-107,共7页孙亚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应对生物入侵的环境伦理研究”(15CZX058)。
人类应该如何对待自然?这是所有环境伦理学的核心课题。但是,不同学派对此持有不同立场。作为个体主义的进路,不论是汤姆·里根的权利论还是保罗·泰勒的生命中心论,都呈现出“放任自然”的基调。相对地,作为整体主义的克里考特的生态...
关键词:环境伦理 生态中心论 生命中心论 动物权利 道德实践 
绿色哲学视角下道德共同体范围的扩大发展及其意义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9-14,共6页王莹莹 董军 
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19BKS155)
绿色哲学理论的发展可以说是道德共同体的范围不断扩大,当然这也是绿色哲学发展的必由之路。非人类中心主义摒弃了以人类存在是生物系统中的核心,其独特的内在价值特性决定了人类是惟一合理存在的伦理主体的人类中心主义缺陷,将道德关...
关键词:绿色哲学 道德共同体 动物解放权利论 生物平等主义 生态中心论 
道德关怀的扩展——从人类中心论到生态中心论被引量:1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1-3,共3页赵丽雯 刘春艳 
日益显现的环境危机迫切要求人们重新思考怎样生活,并作出相应的改变。在这一问题上,人们的观点经历了从以人类自身为中心的人类中心论到以自然为中心的生态中心论的转变。这种观点的转变是在人类重新理解和定位自己在自然界中所处位置...
关键词:价值 人类中心论 非人类中心论 生态中心论 
从人类中心论到生态中心论——当代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评介被引量:35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35-38,共4页赵晓红 
目前,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发展处于一种矛盾冲突状态,人类应当把道德关怀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把道德重心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方面。因为内在价值不为人类所独有,它也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结构之中。
关键词:生态系统 道德关怀 自然价值 命运共同体 
超越人类中心论:走向一种开放的环境伦理学被引量:13
《道德与文明》1998年第2期40-43,共4页杨通进 
超越人类中心论:走向一种开放的环境伦理学杨通进一、非人类中心论对人类中心论的诘难非人类中心论之所以认为人类中心论不是一种令人满意的环境伦理学理论,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1)在实践操作层面,把自然存在物仅仅当作对人有利...
关键词:人类中心论 环境伦理学 道德关怀 道德义务 生物中心论 自然存在物 生态系统 生态中心论 内在价值 道德境界 
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础研究述评被引量:1
《哲学动态》1993年第4期7-9,共3页杨克俭 
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础研究述评杨克俭在什么样的理论基础上建构生态伦理学,既是生态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70多年以来(从20世纪20年代法国哲学家施韦兹提出生态伦理观至今)东西方伦理学界激烈争论的焦点。在旷日持久的争...
关键词:生态伦理学 研究述评 人和自然的关系 理论基础 保护生态环境 道德主体 生态道德 生态中心论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自然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