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

作品数:4032被引量:13594H指数:7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王青顾晓薇赵先贵刘建兴李广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可持续发展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生态足迹的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2025年第1期84-90,共7页罗美丽 梁龙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3】一般032);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0145)。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贵州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保障国家食品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情况进...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 生态足迹 生态盈余 生态赤字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环境与发展》2025年第1期19-27,共9页刘刚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分析工具,探究其在评估和指导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应用,以期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优化。对现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进行深入分析,明确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一步提出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优化策略,旨在减小...
关键词:生态足迹理论 生态产品价值 路径优化 可持续发展 环境效益 
生态足迹视角下贵阳市适度人口容量研究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6期99-105,共7页冯晓伟 葛彤 欧阳才宇 
根据生态足迹理论,通过建立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使用自然生态承载力等方法,分别对贵阳市2018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测算与分析,对贵阳市2035年生态适度人口容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贵阳市2018年域市生态足迹为1.3827 hm^(2)/人,...
关键词:人口容量 生态足迹 人口规划 适度人口 可持续发展 贵阳市 
林业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研究
《农村科学实验》2024年第24期39-41,共3页孙云龙 
林业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该研究采用实地调查、遥感技术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某林区工程建设前后的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和空气质量等指标进行了系统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合理规划的林业工程可...
关键词:林业工程 生态环境 影响评估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基于足迹家族的银川市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4年第6期1743-1753,共11页黑正军 刘子西 马世龙 唐莲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AAC03138);宁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CXXM202340);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水利工程学科)项目(NXYLXK2021A03)。
为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探究银川市各产业资源开发力度及可持续发展状况,通过足迹家族计算方法量化2011—2020年银川市各产业足迹,并利用资源环境压力指数法及Tapio脱钩模型对银川市产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
关键词:足迹家族 压力指数 Tapio脱钩模型 水足迹 碳足迹 生态足迹 
基于参数修正的株洲市生态足迹分析及可持续发展评价
《现代农业科技》2024年第22期86-91,共6页张阔 郭荣中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格局及低碳优化研究”(2023JJ60253);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三生’空间视角下长株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和优化提升研究”(23C1062);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澧水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尺度依存、作用机理和优化调控研究”(23C1058);自然资源部南方丘陵区自然资源监测监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长株潭‘绿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实现机制研究”(NRMSSHR2022Y11)。
可持续发展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稳定。在参数本地化修正的基础上,对株洲市2002—2018年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并对株洲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株洲市人均生态足迹由2002年的1.543 1 hm^(2)逐步增加到2015...
关键词:生态足迹 参数修正 可持续发展 湖南株洲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区域环境监测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4年第9期0198-0201,共4页马莉 
本次研究就生态足迹分析法运用于区域环境监测的效果进行深入探究,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以揭示这种方法是如何有效地评价人类对于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足迹分析法可以定量地描述资源消耗,饮食结构与能源使用给环...
关键词:生态足迹分析法 区域环境监测 资源消耗 环境压力 可持续发展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渭河流域甘肃段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农学学报》2024年第7期36-46,共11页吕啸 赵双红 周冬梅 高雅娟 陈建坤 马静 朱小燕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黑河流域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机制研究”(23JRRA1413);甘肃省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计划“国土空间体系背景下河西地区农田治理及碳中和路径研究”(LCKJCX202205);甘肃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领域“环县人工造林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及优化调控”(23YFNA0036)。
渭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本研究以渭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了2005—2020年期间该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基于此,对...
关键词:生态足迹 省公顷 渭河流域甘肃段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生态赤字 三维生态足迹模型 资源供需 环境经济 社会影响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海西州可持续发展评价
《生态科学》2024年第3期94-103,共10页贾媛媛 李维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406606)。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海西州2005—2019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定量的计算与分析,并结合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发展能力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多项指标对海西州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多角度评价,并对海西州...
关键词: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指数 海西州 
基于生态足迹的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预测——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生态科学》2024年第3期144-152,共9页张晚军 张海峰 杨春月 孙骜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资助(2019QZKK1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61038)。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属于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是维护青藏高原和黄河上游生态系统安全的重要屏障,其环境可持续发展状态对于区域生态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海南州2008—2018年统计数据,通过生态足迹相关模型对海南州环境可持续发...
关键词: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指数 灰色预测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