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半衰期

作品数:84被引量:14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陆基宗张丽君齐为民刘洪卓王永军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沈阳药科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药物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效降压药宜早晨服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7年第10期34-34,共1页陆基宗 
什么叫长效药?长效药物是指一次用药,药效能维持18小时以上,体内药物有效浓度维持时间长,治疗、预防效果好。它是在单位时间内有着比较恒定的释放剂量,以维持血药浓度恒定,药效更持久。如长效降压药氨氯地平(络活喜),体内生物半衰期...
关键词:长效降压药 药效维持时间 长效药物 老年性高血压 血药浓度 络活喜 长期高血压 释放剂 生物半衰期 降压药物 
长效药宜早晨服
《祝您健康》2014年第12期31-31,共1页陆基宗 
长效药物是指一次用药,药效能维持18小时以上,体内药物有效浓度维持时间长,治疗、预防效果好的一类药。它是在单位时间内有着比较恒定的释放剂量,以维持血药浓度恒定,药效更持久,疗效更灵验。如长效降压药氨氯地平(络活喜),体内生物...
关键词:长效药物 早晨 维持时间 体内药物 降压疗效 长效降压药 生物半衰期 有效浓度 
长效降压药宜晨服
《医食参考》2014年第6期24-24,共1页陆基宗 
长效药物是指一次用药,药效能维持18小时以上,体内药物有效浓度维持时间长,治疗、预防效果好。它是在单位时间内有着比较恒定的释放剂量,以维持血药浓度,厘定,药效更持久,疗效更显著。如长效降压药氯氯地平(络活喜),体内生物...
关键词:长效降压药 维持时间 体内药物 降压疗效 生物半衰期 长效药物 有效浓度 预防效果 
聚乙二醇修饰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3年第4期289-294,共6页金明姬 范博 陈卫 黄伟 高钟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3168)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传统的化疗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一方面各种抗肿瘤药物的生物半衰期过短,传统给药后只有少量药物能到达肿瘤部位,因此要提高肿瘤部位的药物浓度必须增加给药剂量,但同时增加了...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 聚乙二醇修饰 PEG修饰 生物半衰期 小分子药物 不良反应 给药剂量 肿瘤部位 
药物半衰期与给药方案
《黑龙江医药》2009年第5期693-694,共2页左志如 
药物半衰期(t1/2)又称生物半衰期,指血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时所需的时间。消除相半衰期是指药物进入末端相的药物半衰期,通常用t1/2表示。由于药物消除相半衰期在给药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越来越被临床医师重视。
关键词:药物半衰期 给药方案 消除相半衰期 生物半衰期 药物浓度 临床医师 
二脱甲氧基姜黄素抗肿瘤作用研究被引量:7
《中国中药杂志》2008年第15期1909-1911,共3页黄燕芬 洪行球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15)
关键词:二脱甲氧基姜黄素 抗肿瘤作用 降血脂作用 抗肿瘤药物 生物利用度 生物半衰期 抗HIV 抗氧化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问答
《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第12期24-24,共1页杨晓庆 
问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为什么1天的剂量需要分次给药? 答 由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为繁殖期杀菌剂,多数生物半衰期较短,投药后能将繁殖期的细菌杀灭。当感染部位的药物浓度下降,原处于静止期的病原菌获得生长繁殖的机会,...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药物 青霉素类 繁殖期杀菌剂 细菌杀灭 生物半衰期 分次给药 药物浓度 感染部位 
莱菔硫烷在动物体内应用生物半衰期的实验研究
《重庆医学》2008年第8期835-836,共2页陈盛 何念海 
目的测定莱菔硫烷(SFN)体内应用的生物半衰期。方法8只Wistar大鼠,腹腔注射SFN(3μmol/kg),分别于0.25、0.50、1.0、2.0、4.0、8.0h和16h从尾静脉和眼眶后静脉丛采静脉血400μL,采用Surveyor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SFN的血药浓度。结果血药...
关键词:莱菔硫烷 药物代谢动力学 液相串联质谱 药物半衰期 
生物半衰期在临床中的应用
《临床医学》2006年第11期88-89,共2页沈琳 
关键词:生物半衰期 治疗药物 临床 血药浓度 不良反应 治疗作用 抗癫痫药 止喘药 
儿科门诊合理用药难点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2006年第20期24-24,共1页陈赛芳 
关键词:合理用药 儿科门诊 肾小球滤过率 药物代谢 毒性反应 肾脏功能 有效血流量 生物半衰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