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被膜形成

作品数:331被引量:1055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文芳杨永长传良敏胡洪华陈素娟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扬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铜绿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绿原酸对不同水平环二鸟苷酸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66-70,共5页谭政 孔晋亮 罗劲 刘六媛 杨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760743)。
目的:研究绿原酸对不同水平环二鸟苷酸(c-di-GMP)铜绿假单胞菌(P.a)早期和成熟生物被膜(BF)的抑制作用。方法:用液体培养基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构建3种P.a菌株—PAO1、P.a胞内c-di-GMP高表达菌株(PAO1ΔwspF)和P.a胞内c-di-GM...
关键词:绿原酸 C-DI-GMP 生物被膜 铜绿假单胞菌 
亚抑菌浓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诱导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433-437,共5页徐运娥 卢忠义 敖弟书 宋鸿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资助项目(NO:黔科合G字LKZ[2011]37)。
目的研究亚抑菌浓度(Sub-MIC)下,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IM/CI)对铜绿假单胞菌(PA)临床分离株(PA.12)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分别将1/2 MIC、1/4 MIC、1/8 MIC IM/CI作用于PA.12,通过细菌黏附力试验了解Sub-MIC IM/CI对PA.12黏附力的影...
关键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亚抑菌浓度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米卡芬净联合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与清除的研究被引量:1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2年第4期441-447,共7页李艳华 张树逍 杨阳 徐广健 邓启文 
深圳市南山区科技计划项目(2019024)。
目的分析米卡芬净联合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方法筛选成膜能力强的4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使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米卡芬净、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浮游相和被膜相的MIC。采用微孔板构建体外被膜模型,设立...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米卡芬净 头孢他啶 拮抗作用 
信号分子AI-2通过密度感应系统促进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和毒力因子产生被引量:3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2022年第14期1440-1444,共5页李洪东 余加林 谭利平 艾青 李兴渊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20jcyj-msxmX0253)
目的研究信号分子AI-2对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P.a)野生株(PAO1)及其密度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基因lasR/rhlR缺失株(ΔlasRΔrhlR)生物被膜(biofilm,BF)形成和毒力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以PAO1和PAO1 LasRrhlR QS基因敲除菌...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QS系统 自诱导因子2 
甘草甜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22年第3期570-579,共10页黄盼 王志鹏 肖琛闻 季权安 鲍国连 刘燕 
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43-C-2);浙江省畜禽新品种选育项目(2016C02054-10)。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具有多重耐药特性,生物被膜的形成是其重要的耐药机制之一。甘草甜素(glycyrrhizin,GLY)具有抗菌功效。为了探讨GLY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抗菌活性及生物膜形成的作用效果,本研究从...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甘草甜素(GLY) 生物被膜 长毛兔 分离鉴定 
群体感应抑制作用食用菌筛选及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食用菌学报》2022年第1期80-85,共6页窦会娟 李新伟 孙连海 温雯静 周伟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创新(2019-LYZKYYB036)。
分别制备香菇(Lentinula edodes)、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糙皮侧...
关键词:群体感应 抑制 食用菌提取物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美罗培南对胞内不同c-di-GMP浓度表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5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1001-1006,共6页谢杰鹏 孔晋亮 陈一强 王可 罗劲 张真强 刘冬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760743);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资助项目(No.2019KY0125);广西自然基金资助项目(No.2016GXNSFAA380297);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资助(No.Z20200825,No.Z20170960)。
目的:探究美罗培南对胞内不同环二鸟苷酸(c-di-GMP)浓度表型铜绿假单胞菌(PA)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方法:两倍稀释法测定美罗培南对各菌株的抑菌浓度(MIC);设阴性对照组和3个美罗培南干预组(1/2MIC、1/4MIC、1/8MIC)。用1/2MIC、1/4MIC、...
关键词:美罗培南 C-DI-GMP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痰热清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作用分析被引量:3
《黑龙江医药》2019年第5期1063-1065,共3页刘佳 王钧 孙聪 
目的:探讨痰热清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医院细菌室提供的1株标准菌株ATCC菌种,观察痰热清在铜绿假单胞菌中的作用,对于生物被膜产生的作用。结果:痰热清MIC在100μg/ml,当其浓度下降时,会明显减少...
关键词:痰热清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MIC 
铜绿假单胞菌Ⅵ型分泌系统和群体感应系统参与生物被膜形成被引量:7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年第7期732-736,共5页邹雅如 李颖 伍勇 汪怀周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中Ⅵ型分泌系统(T6SS)和群体感应(QS)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阳性的模式菌株PAO1制备成生物被膜菌和浮游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菌株中T6SS相关溶血素共调节蛋...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Ⅵ型分泌系统 群体感应系统 生物被膜 
IHFB蛋白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影响的研究
《军事医学》2018年第7期533-538,共6页牛佳丽 王子玥 刘方杰 高亚萍 刘玉 付文艳 刘成华 刘广超 马远方 杨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871618).
目的探讨靶向铜绿假单胞菌IHFB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PAO1基因组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Ihfb基因,进一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ET28a-Ihfb,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通过IPTG诱导表达IHFB蛋白,...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IHFB蛋白 单克隆抗体 生物被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