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除草剂

作品数:196被引量:688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强胜余柳青张建萍段桂芳陈世国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青海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菌株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梨黑孢链格孢GD-011菌株除草机制的初步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2024年第5期1094-1101,共8页贺宇杉 朱海霞 
青海省科技厅国际合作专项(2023-HZ-808)。
近年来,微生物除草剂因具有安全、环保等优势而成为研究热点。为探究生防菌——梨黑孢链格孢Alternaria gaisen GD-011菌株对杂草的除草机理,特开展实验观察菌株GD-011侵染后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 Benth)叶片超微结构和生理生化指...
关键词:微生物除草剂 生理生化 超微结构 除草机制 
青海大学筛选出杂草尖孢镰刀菌株GD-0221,具有开发成为禾本科作物田防除阔叶杂草微生物除草剂的潜力
《山东农药信息》2022年第5期24-24,共1页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研究人员利用组织分离法,从患病甘草根部分离获得杂草致病菌株GD-0221,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确定该菌株的分类地位,利用菌饼接种法研究该菌株对5种阔叶杂草离体叶片的致病性,用发酵液喷雾接种法研究其对5种...
关键词:禾本科作物 尖孢镰刀菌 主栽作物 组织分离法 阔叶杂草 致病菌株 接种法 青海大学 
杂草致病菌株GD-0221的分离、鉴定与除草潜力被引量:2
《浙江农业学报》2022年第9期1967-1975,共9页李祥 朱海霞 
青海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2022ZY034)。
为明确杂草致病菌株GD-0221的除草活性与作物安全性,利用组织分离法从患病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部分离获得杂草致病菌株GD-0221,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确定该菌株的分类地位,利用菌饼接种法研究该菌株对5种阔叶杂草离...
关键词:尖孢镰刀菌 除草活性 作物安全性 微生物除草剂 
茎点霉属菌株Hf-01作为防治双子叶杂草的微生物除剂初探被引量:7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1-9,共9页于文莹 马婧 杨系玲 范文艳 姜述君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攻关项目(HNK125B-08-05A)
杂草不仅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也会对人工生态景观造成破坏性影响。以茎点霉属(Phoma sp)菌株Hf-01为研究对象,从作物和草坪草的安全性、杂草的敏感性和杂草防治小区试验对该菌株可开发为微生物除草剂的潜力进行了评价。研究...
关键词:茎点霉属 微生物除草剂 双子叶杂草 农作物 草坪草 
燕麦镰刀菌GD-2菌株作为生物除草剂的潜力研究(英文)被引量:3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年第3期70-80,共11页程亮 郭青云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s Foundation of China(30860165;31160371)supported
从青海省贵德县患病野燕麦叶片上分离获得燕麦镰刀菌,对该生防菌进行了室内致病性测定、室内孢子大批量培养和大田小区试验研究。室内条件下接种野燕麦48 h后出现水褐色病斑,最终导致叶片衰老死亡,在2、4叶期7 d时的发病率分别达到90%和...
关键词:生物除草剂 燕麦镰刀菌 野燕麦 生物防治 大批量培养 致病性测定 
狭卵链格孢菌株AAEC05-3产Tenuazonic acid条件的优化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1-4,9,共5页姜述君 石园园 杨多坤 范文艳 朱丹 戴凌燕 王艳红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GC05B205);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博士启动基金(校启B2005-03)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对微生物除草剂狭卵链格孢菌株AAEC05-3产Tenuazonic acid(TeA)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乙酸钠和发酵初始pH值对菌株产TeA影响最大。最佳发酵培养基为:麸皮15g·L-1、玉米粉15g·L-1、豆粕15g·...
关键词:狭卵链格孢菌株 发酵条件 Tenuazonic ACID 微生物除草剂 
马唐致病菌株Mds0404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4
《浙江农业学报》2008年第3期163-167,共5页邱海萍 柴荣耀 张震 毛雪琴 孙国昌 杜新法 
科技部863项目(2006AA10A214);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04C32013);杭州市科技发展项目(20052432B17)
研究了影响马唐生防菌弯孢霉Mds0404菌株营养生长、孢子萌发及孢子形成的因子。结果表明,该菌在PS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在PDA培养基上产孢最多;在10~40℃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32℃;在20~32℃均可产孢,最适产孢温度为25~2...
关键词:马唐 生物除草剂 弯孢 生物学特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